文档详情

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上册:《细致的描绘》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4-12-19约4.2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细致的描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货郎图》描绘了宋代真实的百姓生活,再现宋代风习和社会文化,是社会的缩影,表达了作者朴素的愿望。

过程与方法:

创设寻宋江南的真实情境,采用小组合作形式,通过观察、欣赏、分析、讨论、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见”、“鉴”、“见(xian)”、“谏”的逐层探究中,用美术语言展开识物断俗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辨析风俗画传递的生活风习和社会文化中,领略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匠人精神,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赏析《货郎图》,掌握看图识物辨风俗的寻宋方法,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认同感。

教学难点:

解读《货郎图》描绘的宋代百姓生活样态,再现宋代社会文化。

设计理念:

以主题式单元教学为理论支撑,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设真实情境,以任务为驱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深度解析《货郎图》通过对小人物的描绘,再现真实的社会风俗,反映时代社会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设计思路:

以苏州疫情引发“寻宋江南”的热点为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寻宋兴趣,引发学生寻宋方式的思考。结合讨论、比赛、舞台剧等形式,探究《货郎图》描绘的社会风俗,解析风俗画反映的社会文化。引导学生理解风俗画来源于现实生活,再现生活,美化生活,是画家朴素愿望的表达。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认同感。

教学过程

○活动1:情境导入——寻宋江南

2021年苏州疫情,意外掀起寻宋热潮。“待无恙,君再来,访苏州,探江南”,长三角四城联动的新闻,引发疫情之下寻宋方式的思考。

走近《货郎图》,展开一幅宋代平民百姓的生活画卷,初步认识风俗画。

设计意图:以疫情当下寻宋江南的热点为情境,引发学生寻宋的兴趣和看图寻宋的方法。学生通过初步观画,提出兴趣点和疑问点,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铺垫。

○活动2:识物断俗

初识《货郎图》,从赏析作品全貌,看见宋代货郎这一商业活动。思考要了解更多大宋信息,该如何着手从画里找寻线索?小组讨论,如何借助画面信息,进一步寻宋,是景,是物,还是人?货物,是李嵩重点描绘的物象;货郎担,仿佛是一座宋代的展览馆。

(2)通过小组“识物断俗”探究活动,自主探寻大宋生活,思考风俗画真实的描绘对生活记录的意义。

设计意图:由看全貌到看细节,从识物到断物,依据货物,对大宋风俗进行鉴别。理解图像是对生活的记录,风俗画是博古通今的一把钥匙。

○活动3:鉴别风习

(1)看物鉴

看图识别面具,辨别面具用途,鉴别宋代有怎样的娱乐方式?感受傀儡戏(木偶戏)艺术形式,了解宋代传承的这项技艺是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

(2)借物鉴

看“盏”猜宋人喝什么?结合“茶筅”再猜,间接得知宋代点茶习俗和斗茶之风,了解日本茶道的来源,感悟中国茶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3)物物鉴

在看图识物基础上,层层鉴别。从看出“吃的品类多”,进一步鉴别食盒(吃外卖)得出“吃的花样多”,再进一步鉴别水果刀(削皮)得出“吃的讲究”,最后通过鉴别铁锅(炒菜)得出宋代开始“建立中华饮食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看物、借物、互鉴等方法,从“看”到“鉴”,探寻大宋生活。以物为媒,在看图识物的基础上鉴别大宋的生活风习。

○活动4:解构——象征与隐喻

(1)象征

采用美术视角,探寻更多宋人生活。结合“画中景”信息,推断妇人戴灯球发簪是上元节流行发饰,体现大宋“重节令”的风俗。许多宋词中都有描绘女子上元节活动的美好诗句,如宋代辛弃疾:“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女人爱美,男人也很爱美呢!在当时,无论男女老少都戴花,有簪花之风,现在如果让一个男孩子戴花,他肯定不愿意,可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

(2)隐喻

货郎身上的眼形符号,隐喻货郎是眼科医生。结合画面文字,猜猜货郎还有哪些身份?

设计意图:以“美”为“鉴”,深入大宋生活。借象征和隐喻等美术之法,鉴无法通过视觉看见的大宋。

○活动5:解构——溯源

(1)真实的理性

李嵩在货郎担上打了“三百件”的广告,是夸大之词?还是真实的记录?

数一数,算一算,真有三百件之多,李嵩的《货郎图》是对生活的真实描绘,感悟《货郎图》现实主义风格是宋代“理”学思想的反映。

(2)造极的文化

从“货郎卖书”这一现象,推理你心中的大宋什么样?从《货郎图》反映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信息,感悟赵寅恪“华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观点。

设计意图:理解宋代风俗画的风格和产生根源,从货郎卖书这一现象分析宋代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高度繁荣的社会文化样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