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7T 156-2025 藤椒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
CCSB05
5107
四川省(绵阳市)地方标准
DB5107/T156—2025
藤椒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
2025-02-13发布 2025-03-01实施
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07/T156
DB5107/T156—2025
DB5107/T156
DB5107/T156—2025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环境条件 1
菌种选择 1
栽培 1
田间管理 2
采收 3
转潮管理 3
病虫害防治 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小敏、钟钼芝、黎倩、张跃非、侍守佩。
II
藤椒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藤椒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菌种选择、栽培、田间管理、采收、转潮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绵阳市行政区域内藤椒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2728 食用菌术语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栽培料 cultivatedmaterials
为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提供营养的物质。
原基 mushroomprimordia
菌丝生长成熟后,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菌丝纽结形成白色的瘤状突起,称之为原基,原基慢慢长大成子实体。
环境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远离畜禽养殖的藤椒林下,水源应干净、排水灌水应便利。土壤符合GB15618的要求,灌溉水符合GB5084的要求。
菌种选择
选择菌丝洁白、粗壮浓密、生长力旺盛、适宜当地种植、抗杂性强的大球盖菇菌种。
栽培
1
栽培料选择
可选用玉米秸秆、玉米芯、木屑、谷壳、稻草等作为栽培料,栽培料应干燥、无霉变虫蛀,符合NY/T1935的要求。
栽培料前处理
喷淋预湿
8月下旬将栽培料混合均匀,喷水预湿,使栽培料吸足水分。
堆料发酵
预湿后的栽培料建堆发酵,料堆高于1?m,盖上塑料薄膜。
翻堆
待栽培料中心温度60?℃以上保持一周后翻堆。翻堆后重新建堆发酵,一周后再次翻堆,整个发酵过程翻堆2次~3次。栽培料变成浅褐色、无酸臭味、未发霉即视为发酵成熟。
栽培季节
一般为9月中下旬~11月上旬,最适宜的气温15?℃~25?℃。
作畦
清理田间杂草,将土翻耕暴晒十天以上。平整土地作畦,畦面选在两行藤椒树中间,畦面宽1?m~1.5?m,畦高15?cm~20?cm,畦间留40?cm~50?cm的作业过道,四周做好排水沟。
铺料
将发酵好的栽培料均匀地铺在畦面,铺料厚度20?cm~30?cm,与畦面同宽,栽培料用量为4000?kg/66
??m2~6000?kg/667?m2。铺料时应厚度均匀,宽窄一致。
播种
播种时将菌种掰成鸽子蛋大小,采用穴播法,穴深5?cm~10?cm,穴距15?cm~20?cm,菌种用量400?kg/667?m2~600?kg/667?m2。播种后用手轻轻拍平压实栽培料,让栽培料和菌种充分接触。
覆土盖草
播种完成后,在栽培料表面覆土,覆土厚度2?cm~3?cm,覆盖稻草3?cm~5?cm,上方加盖双层遮阳网,防阳光直晒。
田间管理
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间保持湿度70%~80%,表面干燥应及时补水,喷洒时雾状水为宜。湿度过高,打孔排湿,出现积水及时开沟排水。温度保持在26?℃以下,高于28?℃打孔散热;高于30?℃,早晚喷水降温。
出菇管理
2
菌丝长满箱面,喷大水增加湿度至80%~90%,加强通风换气,促进原基形成。出现大量原基,视天气情况早晚喷水,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取掉四周遮阳网,保证氧气充足。
采收
菌盖边缘卷曲,尚未开伞即可采收,及时采收。采收时捏住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