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T-冬闲果桑园套种大球盖菇技术规程.doc

发布:2025-03-30约2.5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FORMTEXT?????

DBFORMTEXT??

FORMTEXT?????地方标准

DBFORMTEXTXX/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冬闲果桑园套种大球盖菇技术规程

FORMTEXTFruitmulberrygardeninterplantStrophariarugosoanulatatechnologyprocedures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发布

DBXX/XXXXX—XXXX

PAGE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起草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本标注主要起草人:胡桂萍、胡丽春、曹红妹、王丰、叶川、童忠飞、蔡翔、王军文、王礼献、张国彪

冬闲果桑园套种大球盖菇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冬闲果桑园内套种大球盖菇的产地环境条件、果桑园要求、套种时间、菌种选择、栽培料准备和处理、建畦播种、菌丝生长期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及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冬闲果桑园内套种大球盖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术语与定义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果桑园要求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平地或缓坡地,未种过大球盖菇、竹荪等食用菌或者种过后间隔3年以上的桑园。果桑行距3米-4米,株距2米-2.5米,果桑一级枝干离地高度不少于80cm。

套种时间

果桑树落叶后,冬伐后(11月中旬)播种,1月中下旬开始出菇,次年5月初结束,整个生长周期120d-150d,可采收4-5潮菇。

大球盖菇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江西地区栽培且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状好的大球盖菇菌株;菌种要求活力强,不带病虫和杂菌,未退化或老化。

栽培料的准备和处理

桑枝条处理

选用无夏伐和冬伐的桑枝条

选用无霉变的夏伐和冬伐的桑枝条经专用粉碎机粉碎呈片状或颗粒状,长度0.5-1.0cm为宜。拌料前需进行30天以上覆膜堆沤,堆体湿度60-70%左右,期间进行2-3次翻堆处理。

秸秆处理

选择无霉变的秸秆,播种前5天进行喷水处理,每天喷水2-3次,使秸秆湿度不低于75%。

栽培料比例

桑枝屑83%,谷壳13%,石灰25,石膏1.5%,丰菇素0.5%。

栽培料搅拌

将桑枝屑83%,谷壳13%,石灰25,石膏1.5%,丰菇素0.5%按比例用搅拌机加水混匀30min以上,使培养料含水量在70%-75%。

建畦播种

栽培地整理

清除果桑园内的落叶和枯病枝。在果桑园行间,采用旋耕机进行深翻土壤30cm。深沟高畦,畦面宽1.2m、畦高10cm、沟深20cm。畦开好后,石灰消毒处理。。

铺料播种

铺料前,喷湿土壤、湿度达80%左右。采用三层铺料二层播种方式,先铺一层底料9cm厚的底料,压平,压实,在此之上点播菌种,菌种尽量掰成大拇指大小的块状,呈梅花型点播,间距5cm左右,然后盖一层4cm栽培料,压平,压实,在此之上点播第二层菌种,再盖一层3cm的栽培料,压平,压实,并作成龟背型。菌种用量700g/m2,即一层各350g菌种,整个栽培料厚度16cm左右,铺料

量15~20kg/m2(湿料)

覆土、灌溉

铺料完成后随即覆土,直接利用开沟的泥土打碎后覆盖在料上面,厚度为3cm左右,将料完全覆盖,然后在相面上覆盖湿稻草。当所有工序完成后,用水管对整个厢面进行喷水处理,喷水时,要求灌溉水质清洁无污染,要使厢面湿透即可,但不能积水。

菌丝生长期管理

杂菌管理

预防为主,做到所用稻草、稻草等新鲜、足干,无霉变,并用石灰消毒,将杂菌降低到最低限度。发现杂菌感染,立即清除,并用45%克霉灵1000~1500倍液喷洒处理。

水分管理

播种后2-3d菌丝开始萌发,3-4d菌丝开始吃料,菌丝生长前期一般不喷水或少喷水,平时补水只是喷洒在覆盖物上。遇低温或大雨天覆盖薄膜,保温保湿,高温时松覆盖稻草,增加喷水,进行增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