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精读课教学实施.ppt
汉字教学对外汉字教学的意义汉字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体系庞大,形体众多,结构复杂,读音意义也很复杂。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汉字往往成为其学习汉语的最大难点;对于教师来说,教汉语不能不教汉字,如何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汉字的效率,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汉字教学的现状1长期以来,本学科对汉字教学重视不够。基本上以词汇教学取代汉字教学,语音、词汇、语法是教学体系中考虑的中心问题,汉字处于附属地位。西方学者切身感受到汉字学习的意义,一直强调汉字教学。2常用字的选择3《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常用字3500,在200万字语料中覆盖率99.48%。《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通用字7000。《汉语水平词汇与等级大纲》规定了甲级字800,乙级字804,丙级字601,丁级字700,共2905。《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统计表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共用字种数8128,581字覆盖全部语料的80%,934字覆盖90%,2315字覆盖99%。4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01当前讨论的焦点在于三点:是语、文同步还是分开?是词本位还是字本位?坚持传统字源理论还是采用所谓“俗文字学”帮助学习记忆?以下几个方面是大家基本一致的认识:02语和文先分后合,初期汉字应按自身规律独立教学。语文并进的模式实际是随文识字,弊端很大。初期独立开设的汉字读写课,首先教常用独体字,教笔画、笔顺、部件。03字与词教学相结合。教学中以字带词、以字串词,学习词汇时,重视构词语素的分析,做到以字解词、由词析字,培养学生看字猜义的能力,了解汉语组词的规律。041利用汉字构形规律,突出汉字表音表意功能识记汉字。适当进行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结构类型的分析。2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以部件为中心,从笔画、部件、间架结构几个方面进行教学。3重视对比,加强复习,通过书写练习识记汉字。注意区别形近字、归纳部件。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汉字教学对汉字的讲解必须注意科学性。汉字学是一门科学,讲解必须是科学的,不科学地讲解汉字,会造成学生的思想混乱,不利于对汉语汉字的进一步学习。注意:汉字是由部件构成的,其构意的体现是通过部件来实现的,讲解汉字首先不能把部件讲错;(福、悲)汉字是由部件组合而成的,部件进入整字之后,便有了构字功能:示音、表意、或表形、或起区别作用。(韭、饿、娥、峨、鹅)由基础部件构成汉字,大部分是依照层次逐级组构而成的,构意是逐级生成的,以集合的方式产生构意。(温)01汉字的构形是发展的,现代汉字中失去理据不能分析的字形,要通过传承线索进行复形。(张、弛、罚、罪、象、聚、集)02分析字理时,要符合总体的构形系统。03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初期阶段,在教学传承独体字时,可以采用古文字(土、虫)知识作为背景,物象、古代象形字和楷书。而对粘合的独体字(头、书、年)就不宜采用此法;又如,对理据性高的会意字(尘、劣、休、宿)可以个体为单位,多用字理讲解法,而对于形声字,则宜于用系统的归纳法;再如,对表音度比较高的形声系统(青、及、可),可以利用声旁成批讲解,而对于表音度差的声旁系统(寺、俞),就不宜采用此法。3214讨论双人旁与单人旁;册;枣;霉;反文与欠字边;桌;辨、辩、辫精读课的教学环节(以中级精读课为例)课文:《中国人的交际方式》(《中级汉语精读教材》北大出版社第四课)预习学生预习指定的课文和生词。要求:能读生词和课文,找出学习难点。课堂教学解题教师就课文有关内容提问或者介绍课文的提示部分,引入教学,既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01提问:02大家在中国学习汉语,常常跟哪些中国人交际?03交际时出现过误会没有?什么样的误会?04这些误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05介绍课文的“提示”部分。06新课教学过程07学习生词在预习的基础上,对生词做必要的正音和解释,要求学生读音正确,明白词义。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熟悉、记忆所学生词。需要进行扩展和搭配的词语,有一部分可安排在这个环节进行,而重点、难点词语大都放在讲解课文时讲练。具体步骤:学生读生词,教师正音;解释学生就生词提出的问题教师带读生词,每词1-3遍;教师用不同方法解释生词:“不尽相同、和睦、含蓄、委婉”等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