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子的发现复习.ppt
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01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02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9︰3︰3︰1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个体数:31510810132比例F1黄色圆粒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绿色皱粒P×黄色圆粒不论正交、反交×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则纯种黄色圆粒与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那么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01YyRr03YYRR、yyrr02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F1形成配子的情况YyRrYRYryRyr②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YyRr①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配子YyRrYRYryRyr或YyRr配子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复习1、提出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2、发现两大遗传规律(现代遗传学确定为基因)孟德尔的主要工作成就: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二、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豌豆具有易区分的性状性状能稳定遗传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实验性状:01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02相对性状:03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04显性性状:05隐性性状:06把在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07把在F1中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08三、相关的概念: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正交:反交:显性类型个体做母本的杂交方式。显性类型个体做父本的杂交方式。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性状分离:四、遗传学上的符号:亲本:♀PF1F2母本:杂交:×自交:子一代:子二代:父本: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决定的。遗传因子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_,用_____英文字母表示,如高茎-D;显性遗传因子大写隐性遗传因子小写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_,用_____英文字母表示,如矮茎-d。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存在的成对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______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______杂合子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成单DdDddddddDDdF1D配子高茎矮茎DDF2DdDdF1高茎高茎D配子高茎高茎高茎11::DDddP矮茎高茎2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遗传因子组合比(基因型)=性状类型比=3高(显):1矮(隐)合子在配子中遗传因子在的,成对存在合子重新六、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dd高茎配子Ddd矮茎Dddd测交矮茎高茎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Dd测交后代1: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让F1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0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01七、分离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