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针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首先阐述了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严重等。接着,从制度建设、管理意识、使用效率、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所提对策的有效性。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固定资产作为公立医院的重要资源,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然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严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公立医院的发展。因此,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为提高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1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构成
(1)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构成主要包括医疗设备、药品、房屋建筑、土地、车辆等几个方面。医疗设备是公立医院的核心资产,涵盖了诊断、治疗、检验、护理等各个领域的先进设备,如X光机、CT、MRI、超声仪、手术器械等。药品作为医院的主要物资,包括西药、中成药、中药材等,其品种繁多、数量庞大,是医院日常运营的重要保障。房屋建筑和土地是医院的固定资产基础,包括门诊楼、住院楼、行政楼、辅助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车辆则是医院内部运输、接送病人以及应急保障的重要工具。
(2)在医疗设备方面,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构成还包括了各种高精尖的设备,如病理科使用的显微镜、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PCR仪、核医学中心的SPECT等。这些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对医院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具有深远影响。药品方面,公立医院不仅要保证常用药品的供应,还要关注新药引进和特殊药品储备,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3)房屋建筑和土地的构成相对稳定,但仍然需要关注其维护和改造。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拓展,部分老旧建筑需要进行改造或重建,以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土地作为医院的宝贵资源,其使用权和开发潜力也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方面,公立医院需要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安全性和舒适性,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医院在车辆购置上也应考虑环保和节能因素。
1.2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9年全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总额已超过2万亿元,其中医疗设备占比最高,达到40%以上。二是资产结构不合理,部分医院存在设备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现象,如某地级市一家医院购置了多台CT设备,但实际利用率不足30%。三是管理机制不完善,许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资产流失和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2)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资产登记不全面,部分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登记工作不够重视,导致资产信息不完整,难以实现动态管理。例如,某医院在近三年内共发生5起资产丢失事件,其中3起因登记不完整而未能及时发现。二是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部分设备因维护保养不到位、使用不规范等原因,导致设备寿命缩短,使用效率降低。据调查,某医院一台价值200万元的设备,因使用不当和维护保养不及时,仅使用了5年便报废。
(3)针对上述问题,各地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资产登记、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等。例如,某省卫生部门制定了《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了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同时,各地医院纷纷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对现有资产进行全面盘点,确保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部分医院还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如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提升。
1.3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