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发布:2025-03-14约1.8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浅析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预算编制不准确的问题。由于预算编制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合理的数据分析,导致预算编制与实际医疗需求脱节。例如,某公立医院在2019年度预算中,药品采购预算占总预算的60%,但实际上药品消耗仅占总支出的45%,造成了预算资金的浪费。此外,医院在编制预算时,未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动态变化,导致预算调整不及时,影响医院运营效率。

(2)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公立医院普遍存在预算执行与监控不力的现象。一方面,医院内部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跟踪机制,使得预算执行情况难以实时掌握;另一方面,医院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反应迟缓,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某公立医院为例,2020年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未对医疗设备购置预算进行严格监控,导致预算超支现象严重,最终超支额达到预算总额的20%。

(3)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与考核方面,公立医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一方面,医院内部缺乏专门的预算监督部门,导致预算监督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考核体系不完善,未能有效激励预算执行部门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以某公立医院2018年度为例,由于缺乏有效的预算考核机制,导致部分科室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影响了医院的整体财务状况。

二、针对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针对公立医院预算编制不准确的问题,建议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流程,强化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首先,医院应组建专门的预算编制团队,由财务、临床、行政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确保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其次,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历史数据、行业趋势、政策导向等进行深入分析,提高预算编制的预测能力。例如,某公立医院在2019年开始实施预算编制改进措施,通过引入数据分析软件,预算编制准确率提高了15%,有效降低了预算偏差。

(2)为了加强预算执行与监控,公立医院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执行跟踪系统。该系统应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实时查询、预警机制和定期分析报告。通过系统,医院管理层可以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异常问题。此外,医院还应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算。以某公立医院为例,通过建立预算执行跟踪系统,2020年度预算执行偏差率降低了10%,有效提高了预算执行效率。

(3)针对监督与考核不足的问题,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预算监督与考核机制。首先,设立专门的预算监督部门,负责监督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等各个环节,确保预算工作的合规性。其次,制定详细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包括预算执行率、预算偏差率、成本控制率等,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及个人绩效挂钩。此外,引入外部审计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计,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例如,某公立医院自2018年起实施预算监督与考核机制改革,预算执行率提高了20%,成本控制率提升了15%,有效提升了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保障措施

(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需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医院应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财务、临床、行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例如,某公立医院在2017年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预算编制准确率从2016年的80%提升至95%。

(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保障。医院应制定一系列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调整、考核等方面的规定,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强对预算管理制度的培训和宣贯,提高全院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以某公立医院为例,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2018年度预算执行偏差率降低了15%,有效提升了预算管理水平。

(3)技术支持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保障。医院应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开发或引进先进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信息系统,医院可以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例如,某公立医院在2019年投资建设了预算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预算执行效率提高了30%,有效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效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