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幻灯片第四章2009110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决策及经营决策 第二节 决策过程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决策方法 第五节 决策实务 第一节 决策及经营决策 一、决策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第一节决策及经营决策 第一节决策及经营决策 二、经营决策的概念和内容 (一)概念 经营决策是在经营思想指导下,在经营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并选择以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为主体的经营方案的过程。 第一节决策及经营决策 (二)内容 1、经营目标 成长目标 利润目标 市场目标 社会责任目标 提高职工满足度目标 第一节决策及经营决策 2、经营方针 经营方向 经营重点 3、经营策略 专业化策略 一体化策略(向后、向前) 多角化策略(横向、混合) 第二节 决策过程 一、研究现状,判断改变的必要 判断是否将产生不平衡 判断不平衡产生的影响 分析不平衡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决策过程 二、明确决策目标 提出目标 明确目标间的相互关系 分解目标 限定目标 第二节 决策过程 三、经营方案的拟定 第二节 决策过程 四、经营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成本 收益 风险 五、执行方案 六、评估效果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环境的稳定性 市场结构 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二、组织自身的因素 组织文化 组织的信息化程度 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三、决策问题的性质 问题的紧迫性 问题的重要性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四、决策主体的因素 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 个人能力 个人价值观 决策群体的关系 第四节 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在决策所处条件既定的情况下,所选方案的结果肯定能实现的决策。 (一)直观法 (P63例1、例2) 例3:设某乡镇企业计划年度的生产资源可用于生产A、B、C三种产品,在不同的销售状态下,各种产品的盈亏如表所示:试问该企业应生产哪一种产品? (二)量本利分析法 (P64例3) 设:R为产品销售收入 Q0为盈亏平衡点产量 S为总成本 F为固定成本 b为单位可变成本 则盈亏平衡时,R=S PQ0=F+bQ0 Q0=F/(P-b) 第四节 决策方法 二、非确定型评价方法 决策者对未来的情况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却无法确定各种情况可能发生的概率。 1、悲观法则(小中取大法) (P135例5-3) 找出各方案最小收益值;找出最小收益值中的最大值;选择该最大值所对应的方案为决策方案。 QA 、 QB的计算: 50000+150 QA =400000+75 QA QA =4667 400000+75 QB =800000+30QB QB =8889 第四节 决策方法 2、乐观法则(大中取大法) (P135例5-3) 找出各方案最大收益值;找出最大收益值中的最大值;选择该最大值所对应的方案为决策方案。 3、后悔值法则(大中取小法)(P135例5-3) 找出各自然状态下最大收益值;用该值分别减去各方案在该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得出懊悔值;找出各方案的最大懊悔值;选择其中最小值所对应的方案为决策方案。 第四节 决策方法 4、机会均等法则(拉普拉斯法) (P135例5-3) 计算均等概率:均等概率=1/自然状态的数目;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期望值=均等概率*各自然状态下损益值之和;选择最大值所对应的方案为决策方案。 第四节 决策方法 5、折衷法则(赫维斯法) (P135例5-3 ) 确定乐观系数a与悲观系数1-a;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各方案的折衷收益值: 最大值*a+最小值*(1-a) 选择最大值所对应的方案为决策方案。 第四节 决策方法 三、风险型决策法 未来事件能否发生不能肯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