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 03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一、节点法 二、截面法 1 2 3 4 5 6 A B D C E P a a a 1 2 3 4 5 6 B D C P F2 F3 [截面I—I] I I 1 [例24] 已知P和 a,求1、2 杆的内力。 2a a a a 1 2 P P A B D 解:①截面法 [Ⅰ-Ⅰ截面] 2a a P P A B F1 , Ⅰ Ⅰ 1 2a a a a 1 2 P P A B D ②截面法 [Ⅱ-Ⅱ截面] , C Ⅱ a 2a a P P A B D C F1 F2 1 [题3-38] 求杆1、2和3的内力。 3 2 1 D C A B F 解:①截面法 [Ⅰ-Ⅰ截面] 3 2 1 D C F F2 F3 Ⅰ Ⅰ , , 1 3 2 1 D C A B F Ⅱ Ⅱ ②截面法 [Ⅱ-Ⅱ截面] 2 C F F2 F3 F1 F , 1 [题3-35] ABC为等边三角形,E、F为两腰中点,AD=DB=a,求CD杆的内力。 D C A B F E F , D B F FCD 解:ED杆为零内力杆 Ⅰ Ⅰ 截面法 [Ⅰ-Ⅰ截面] 1 D C A B F E F ED杆为零内力杆 节点法 [节点F] D FCD FDF x y FFD F F x y [节点D] 另解: [题3-21](P68) B C D A E P 已知:P=1200N,AD=DB=2m,CD=DE=1.5m,不计杆和滑轮的主梁,求A、B处的反力,BC杆的内力。 解:[整体] B C D A E P T FAx FAy FB B C D A E P T FAx FAy FB B C D A E P B D A FAx FAy FB FDx FDy FBC α [BC杆] B D A FAx FAy FB FDx FDy FBC α [例25] E I B C H A D 3 2 1 2m 2m 2m 2m 3m P M 已知:P=1kN,M=0.5kN m,求A点的支反力。 E I B C H A D 3 2 1 2m 2m 2m 2m 3m P M [BC杆] 解: [BC杆] α B C H M FBy FBx F1 解: E I B C H A D 3 2 1 2m 2m 2m 2m 3m P M [E节点] F1 F2 F3 E α [E节点] E I B C H A D 3 2 1 2m 2m 2m 2m 3m P M [AB、BC杆] FAy I B C H A P MA F2 M F1 FAx α [AB、BC杆] FAy I B C H A P MA F2 M F1 FAx α [AB、BC杆] 一、力线平移定理是力系简化的理论基础 力 力+力偶 ③ 平衡 合力矩定理 ① 合力(主矢) ② 合力偶(主矩) 二、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结果 本章小结 一矩式 二矩式 三矩式 三、 A,B连线不 x轴 A,B,C不共线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成为恒等式 一矩式 二矩式 连线不平行于力线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成为恒等式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四、静定与静不定 未知力数目独立方程数 ———为静不定 五、物系平衡 物系平衡时,物系中每个构件都平衡, 解物系问题的方法常是:由整体 局部 单体 六、解题步骤与技巧 解题步骤 解题技巧 选研究对象 选坐标轴最好是未知力 投影轴; 画受力图(受力分析) 取矩点最好选在未知力的交叉点上; 选坐标、取矩点、列 充分发挥二力杆的直观性; 平衡方程。 解方程求出未知数 灵活使用合力矩定理。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七、注意问题 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影均为零; 力偶矩M =常数,它与坐标轴与取矩点的选择无关。 解:(1) [整体] [例16] A x′ ND A 已知:P=100N, AC=1.6m,BC=0.9m,CD=EC=1.2m,AD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