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五环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图说课稿 新人教版[001].docx
陕西省西安市五环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2022年X月X日第X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解读和运用能力,提高空间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地图知识,使学生能够识别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地图,理解地图在地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的识别与运用。
2.地图类型(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的区别与应用。
难点:
1.理解比例尺与实地距离的关系,并能准确计算。
2.分析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形成空间思维。
解决办法:
1.通过实物地图、电子地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比例尺、方向等概念。
2.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地测量中感受比例尺的应用,增强空间感知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从地图中提取信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地图(地形图、政区图)、电子地图软件。
2.课程平台:学校地理教学平台,用于展示电子地图和教学资源。
3.信息化资源:在线地理学习网站、地理教学视频、地图制作软件。
4.教学手段:PPT课件、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察。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如“请同学们预习地图的三要素,并尝试识别一幅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地图的知识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比例尺对于地图很重要?请举例说明比例尺的应用”。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如通过学生提交的预习笔记或思维导图来评估。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地图的三要素等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如“我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困难?我该如何解决它们?”。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地图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有趣的地图故事,引出地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如使用实际地图展示比例尺的缩放效果。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地图分析地理信息,如“分析这幅城市地图,讨论城市的布局特点”。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如何从地图上确定方向?”。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体验地图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地图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图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图知识点,掌握地图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地图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绘制一幅自己家乡的地图,并标注重要地点”。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地图相关的拓展资源,如“推荐几本关于地图的书籍,供同学们进一步阅读”。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地图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地图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