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纳米二氧化钛.docx

发布:2025-02-14约7.7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纳米二氧化钛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分类和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以及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纳米二氧化钛。

注:该产品主要用于功能化纤、高档塑料、油漆、油墨、涂料、电子陶瓷、催化剂及其载体等制造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706-2006二氧化钛颜料

GB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5009.7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

GB5009.76GB/T667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086—2007用于色度和光度测量的标准白板GB/T19587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GB/T20020—2013气相二氧化硅

GB/T21354粉末产品振实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23769—2009无机化工产品水溶液中pH值测定通用方法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及制品的制备

HG/T4202—2011非颜料用二氧化钛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液相法liquidphasemethod

3

由一种或多种合适的可溶性金属盐类,计量配制成溶液,使各元素呈离子或分子态,再选择一种合适的沉淀剂或用蒸发、升华、水解等操作,使金属离子均匀沉淀或结晶出来,最后将沉淀物或结晶物脱水或者加热分解而得到超细粉体。

注:常见的有水热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

3.2气相法gasphasemethod

通过各种方式使物质汽化,并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变化,再通过冷却过程使颗粒聚集长大形成超细粉体。

注:常见的有气相沉积法和气相水解法。

4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TiO2

相对分子质量:79.88(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5分类和代号

5.1分类

5.1.1按照制备方法的不同纳米二氧化钛可分为液相法(L)和气相法(G)。

注:由于不同工艺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在物理、化学、性能等参数方面有较大差异,在选用产品时应关注制备方法。

5.1.2按照晶体结构组成不同纳米二氧化钛可分为单一晶型和混合晶型。单一晶型用锐钛型(A),金红石型(R)标识。混和晶型用Mix标识。

5.2代号

5.2.1纳米二氧化钛可以用材料名称、晶型和制备工艺进行标识。

示例:液相法锐钛矿单一晶型纳米二氧化钛,其代号为:Nano-TiO2-A-L。

5.2.2企业也可根据自身和用户需求,在此代号基础上增加其他必要参数信息(如:粒径、形貌、比表面积等参数),具体标识由企业自行确定并明示。

6要求

6.1外观:白色粉末。

6.2纳米二氧化钛按本文件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规定。

4

表1

项目

指标

L

G

晶型结构

报告

二氧化钛(TiO2,以干基计)aw/%≥

90

95

105℃挥发物w/%≤

2.0

2.0

灼烧失量(以干基计)w/%≤

0.5

2.0

氮吸附BET比表面积b/(m2/g)

标称值×(1±15%)

白度(Wh)≥

90

悬浮液pH

100g/L

6.0~8.0

——

40g/L

——

3.4~4.5

XRD线宽化法平均晶粒/nm≤

100

电镜平均粒径/n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