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新)闽宁中心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第八单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科 语文 课题 第23课 祖先的摇篮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九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
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课件PPT 教学
过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教师个性修改 回顾
引入 首学 一、引入新课: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 感知
交流 互学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8课《祖先的摇篮》。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3)提出问题。你在预习课文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复习预习方法。
同学们很好地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
(课件显示)齐读。
预习课文的方法:
a) 读通课文。
b) 自学字词。
c) 理解内容。
d) 质疑问难。
e) 搜集资料。 精度
感悟 群学 合作学习: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讨论人类的起源,你知道些什么?
学习课文
1.解题。问:“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小组讨论。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4.交流。
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下。
(与《品德与生活》中的《大地妈妈哭了》的内容相结合,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拓展
升华 共学 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前置研究设计 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些什么?请仿照2-3节说一说。 板书
设计 23 祖先的摇篮
作业
设计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些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教学
反思
学科 语文 课题 第24课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 12 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 10 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最好、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认识并掌握生字新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了解世界万物的变化秩序。 教学
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课件PPT 教学
过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教师个性修改 回顾
引入 首学 一、引入课题。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的样子吗?你最喜欢做什么?你在小的时候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2、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质疑:原来你们小的时候做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啊。那孩子们猜猜世界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都有谁?他们又学习了哪些本领呢?
5、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猜测。
6、揭示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引导读课题,认识生字:纪,纟+己=纪。 感知
交流 互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3.分组自学生字,讨论识记字形。
(1)小组长领读生字,互相检查字音识记情况,互相帮助解决难读的字。
(2)互相交流字形识记方法,教师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