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生儿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docx

发布:2025-03-15约3.2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考核目的

评估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吸痰法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确保操作规范、安全、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二、考核对象

护理专业学生或临床护理人员

三、考核时间

30分钟

四、考核地点

模拟病房或临床实际操作病房

五、考核准备

1.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置无菌吸痰管数根(型号根据新生儿年龄和病情选择,一般为6-8F)、无菌手套、无菌生理盐水、弯盘、压舌板、手电筒、听诊器、治疗巾、纱布。

-吸痰装置: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性能良好,调节负压在100-200mmHg(根据新生儿情况适当调整)。

-其他:必要时备开口器、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等。

2.患儿准备

-评估患儿病情、意识状态、呼吸状况等,向患儿家属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

-将患儿置于合适体位,一般取仰卧位,肩部略垫高,头稍后仰,以利于呼吸道通畅。

3.环境准备

-操作环境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50%-60%。

-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六、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操作前准备(10分)

1.用物准备齐全、适用(5分)

-吸痰管型号选择合适,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手套、弯盘、压舌板、手电筒、听诊器、治疗巾、纱布等物品齐全,放置有序。(3-5分)

-吸痰管型号选择基本合适,部分物品缺失或放置混乱。(1-2分)

-用物准备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0分)

2.检查吸痰装置性能良好,调节负压合适(3分)

-接通电源,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至100-200mmHg(根据新生儿情况适当调整),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确认装置正常。(2-3分)

-能检查吸痰装置,但负压调节不准确或未试吸生理盐水。(1分)

-未检查吸痰装置性能或负压调节错误。(0分)

3.患儿准备及环境准备符合要求(2分)

-评估患儿病情、意识状态、呼吸状况等,向家属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患儿体位正确,环境温度、湿度适宜,安静整洁。(1-2分)

-患儿准备或环境准备部分不符合要求。(0分)

操作过程(60分)

1.洗手、戴无菌手套(5分)

-洗手方法正确,戴无菌手套操作熟练,无污染。(4-5分)

-洗手方法基本正确,戴手套过程有轻微污染。(2-3分)

-洗手不规范,戴手套有明显污染。(0-1分)

2.连接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5分)

-将吸痰管与吸痰装置正确连接,试吸少量无菌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4-5分)

-吸痰管连接基本正确,试吸生理盐水操作较规范。(2-3分)

-吸痰管连接错误或未试吸生理盐水。(0-1分)

3.打开患儿口腔,观察口腔及咽部情况(5分)

-动作轻柔,用压舌板轻轻打开患儿口腔,借助手电筒观察口腔及咽部有无分泌物、痰液等,观察仔细。(4-5分)

-能打开患儿口腔观察,但动作稍粗暴或观察不全面。(2-3分)

-打不开患儿口腔或未进行观察。(0-1分)

4.吸痰操作(30分)

-经口腔吸痰

-将吸痰管轻轻插入口腔颊部、咽部,边旋转边向上提拉吸痰,动作轻柔、准确,避免损伤口腔及咽部黏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10分)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等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相应处理。(5分)

-吸痰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妥善放置。(3分)

-经鼻腔吸痰

-选择通畅一侧鼻腔,将吸痰管轻轻插入鼻腔,深度不超过鼻腔长度的2/3,边旋转边向上提拉吸痰,动作轻柔、准确,避免损伤鼻腔黏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10分)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等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相应处理。(5分)

-吸痰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妥善放置。(3分)

-操作熟练,吸痰彻底,未出现因吸痰导致的并发症。(2分)

-吸痰操作评分细则

-吸痰管插入深度合适,动作轻柔,未损伤黏膜,吸痰彻底:8-10分。

-吸痰管插入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