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苔贮藏保鲜研究进展及问题.docx
PAGE
1-
蒜苔贮藏保鲜研究进展及问题
一、蒜苔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蒜苔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其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蒜苔贮藏保鲜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首先,物理保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低温保鲜、气调保鲜和臭氧保鲜等。低温保鲜通过降低温度来抑制蒜苔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长,延长其保鲜期。气调保鲜则是通过改变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降低氧气浓度,抑制蒜苔的有氧呼吸,从而延长其保鲜时间。臭氧保鲜则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杀灭蒜苔表面的微生物,达到保鲜效果。其次,化学保鲜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以抑制蒜苔的生理变化和微生物生长。此外,生物保鲜技术也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利用天然生物资源,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发酵产物等,达到保鲜目的。
在蒜苔贮藏保鲜过程中,研究者们对影响保鲜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蒜苔的品种、成熟度、采收时间、贮藏环境等都会对保鲜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不同品种的蒜苔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对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的要求存在差异,因此,针对不同品种的蒜苔,需要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此外,蒜苔的成熟度和采收时间也会影响其保鲜效果,过熟或过早采收的蒜苔在贮藏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品质下降。同时,贮藏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也会对蒜苔的保鲜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蒜苔的贮藏保鲜效果,研究者们还探索了多种复合保鲜技术。复合保鲜技术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保鲜方法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例如,将低温保鲜与气调保鲜相结合,既可以降低蒜苔的呼吸作用,又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将化学保鲜与生物保鲜相结合,既可以利用化学物质的抑菌作用,又可以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此外,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还尝试将生物技术在蒜苔保鲜中的应用,如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具有抗病、耐贮藏特性的蒜苔新品种,以提高蒜苔的保鲜性能。
二、蒜苔保鲜保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蒜苔在保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蒜苔的品质和食用安全,还制约了其市场流通和经济效益。首先,蒜苔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出现腐烂、霉变等问题,导致品质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蒜苔自身具有较高的呼吸强度和水分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厌氧代谢,产生大量的热量和代谢产物,导致细胞膜损伤,进而引发腐烂和霉变。其次,蒜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如挤压、碰撞等,导致组织结构破坏,细胞液流失,从而降低蒜苔的耐储运性。此外,蒜苔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一旦这些条件控制不当,就会导致蒜苔的品质下降。
造成蒜苔保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蒜苔自身的生理特性是导致保鲜问题的关键因素。蒜苔细胞壁较薄,细胞间隙较大,这使得蒜苔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失水、失重,从而导致品质下降。其次,蒜苔在生长和采收过程中受到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其保鲜效果。例如,蒜苔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生长,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影响其耐储运性。再者,贮藏保鲜技术的不成熟也是导致蒜苔保鲜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蒜苔的保鲜技术主要依赖于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物理保鲜技术如低温保鲜和气调保鲜虽然能够有效抑制蒜苔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长,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化学保鲜技术如使用防腐剂虽然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生物保鲜技术如使用植物提取物虽然安全性较高,但其效果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针对蒜苔保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是对蒜苔的品种进行筛选,选择耐储运、抗病性强的新品种,以提高蒜苔的保鲜性能。二是优化采收和加工技术,减少蒜苔在采收、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和病害感染。三是改进贮藏保鲜技术,如采用新型的保鲜材料、设备和工艺,以提高蒜苔的保鲜效果。四是加强环境控制,如对贮藏库进行隔热、保湿、除湿等处理,以创造适宜蒜苔贮藏的环境条件。五是开展生物技术研究,如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物、植物提取物等生物保鲜剂,以实现蒜苔的绿色保鲜。通过这些措施,有望有效解决蒜苔保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蒜苔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三、国内外蒜苔贮藏保鲜技术对比与展望
(1)国外蒜苔贮藏保鲜技术起步较早,技术相对成熟。例如,美国采用低温保鲜技术,通过将蒜苔储存在-1℃至1℃的温度下,有效抑制了蒜苔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长,保鲜期可延长至60天以上。此外,美国还广泛应用气调保鲜技术,通过降低氧气浓度至1%以下,使蒜苔处于低氧环境,进一步延长保鲜期。据相关数据显示,采用气调保鲜技术的蒜苔在货架期内的品质损失率仅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
(2)国内蒜苔贮藏保鲜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