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数及对数运算教案祥.docx
对数及对数运算教案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基本性质。
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对数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通过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通过对数运算性质的探究与推导,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对数运算性质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数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对数的概念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025-04-02 约4.85千字 11页 立即下载
-
对数和对数的运算教案.doc
教学目标:1.理解并记忆对数的定义,对数与指数的互化,对数恒等式及对数的性质.
2.理解并掌握对数运算法则的内容及推导过程.
3.熟练运用对数的性质和对数运算法则解题.
4.对数的初步应用.
教学重点:对数定义、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对数定义中涉及较多的难以记忆的名称,以及运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方法:学导式
教学过程设计
师:一般地,如果a(a>0,a≠1)的x次幂等于N,就是,那么数x就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logarithm),记作x=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式子logaN叫做对数式.
对数这个定义的认识及相关例子:
(1)对数式logaN实际上就是指数式中的
2017-09-19 约4.72千字 7页 立即下载
-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案.doc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课 题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
班 级 20级班
姓 名
学 号
2013年月日
2.2.11.知识目标
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问题转化的思维.
3.情感
2017-02-08 约1.1千字 5页 立即下载
-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二) 教案.doc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二)2011-9-24 刘飞
教学目标对数的运算性质.熟练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
教学重点证明对数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对数运算性质的证明方法与对数定义的联系.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对数的定义 其中 与
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3.重要公式:
⑴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⑵,
⑶对数恒等式
4.指数运算法则
二、新授内容1.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
如果 a > 0,a ( 1,M > 0, N > 0 有:
证明:①设M=p, N=q. 由对数的定义可以得:M=,N=.
∴MN= =∴MN= ∴MN=p+q, 即证
2017-08-15 约1.56千字 4页 立即下载
-
对数运算教案.doc
对数运算教案
课题: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
教学目的:
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理解推导这些法则的依据和过程;
2.能较熟练地运用法则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对数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对数运算性质的证明方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对数的定义其中a与N
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3.重要公式:
对数运算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1)
对数运算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2)N>0.
(3).
(4)
4.指数运算法则
(1)am·an=am+n
(2)am÷an=am-n
(3)(am)n=amn
二、新授内容:
2024-05-24 约1.39千字 5页 立即下载
-
示范教案(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2课时).doc
第2课时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
导入新课
思路1.碳14测年法.原来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14,并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再为动物吸收,只要植物和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不断地吸收碳14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当有机体死亡后,即会停止吸收碳14,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约5 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消失.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便可推断其年代(半衰期:经过一定的时间,变为原来的一半).引出本节课题: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之分数指数幂.
思路2.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习了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那么整数指数幂是否可以推广呢?答案是肯定
2017-05-01 约6.91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案.doc
课 题: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
(2)了解自然对数和常用对数;
(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4)对数的基本性质.
(二)能力目标
(1)能用对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归纳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教具):彩色粉笔.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2.1.2节例8中我们得到一个关系
2017-08-30 约1.97千字 5页 立即下载
-
指数和对数运算学案教案.doc
指数(一)
一、预习提纲
1.整数指数幂的概念
2.运算性质:
3.根式的运算性质:当n为任意正整数时,()=a.
当n为奇数时,=a;当n为偶数时,=|a|=.
2.根式的基本性质:,(0).
(1) (>0,m,n∈N*,且n>1)
(2)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3)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讲解新课:
1.根式:一般地,若 则叫做的次方根叫做根式,叫做根指数,叫做被开方数
例1求值
= ; ②= ;
= ;
2018-10-28 约2.76千字 13页 立即下载
-
对数与对数运算时对数.pptx
会计学;; 我们研究指数函数时,曾讨论过细胞分裂问题,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细胞个数y是分裂次数x的函数,这个函数可以用指数函数y=2x,x∈N表示。; 反过来,1个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大约可以得到8个、1 024个、8 192个……?已知细胞个数为y,如何求分裂次数x?;2x=8, x = ?
2x=1 024,2x=8 192, x = ? ;1.理解对数的概念;(重点)
2.能够说明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难点)
4.掌握对数的性质.(重点); 一般地,如果ax=N(a0,且a≠1
2022-07-15 约小于1千字 24页 立即下载
-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二)-对数的运算.pptx
对数的运算
一般地,如果的b次幂等于N,就是,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定义:复习上节内容
有关性质:⑴负数与零没有对数(∵在指数式中N0)⑵⑶对数恒等式复习上节内容
我们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为了简便,N的常用对数简记作lgN。自然对数:在科学技术中常常使用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以e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为了简便,N的自然对数简记作lnN。底数a的取值范围:真数N的取值范围:复习上节内容⑷常用对数:
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如果a0,a?1,M0,N0有:为了证明以上公式,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指数运算法则:新授内容:
01
2025-05-22 约1.38千字 22页 立即下载
-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6对数与对数的运算(二)》教案【精品教案】.doc
模块一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教学案
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编者:郑强 日期: 2012年7 月 日
第一部分: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价值观目标
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知道推导这些法则的依据和过程
能较熟练地运用法则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自主性学习
旧知识铺垫
1、根据对数的定义及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
eq \o\ac(○,1) 设,,求;
eq \o\ac(○,2) 设,,试利用、表示·.
2、由指数运算性质填空
指数运算性质
对数运算性质
am·an=am+n
(am)n=amn
(ab)n=a
2018-09-09 约1千字 4页 立即下载
-
必修1教案2.2.1对与对数运算(三)必修1教案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doc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换底公式,会用换底公式将一般的对数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化简和证明.
(2)能将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对数问题并加以解答.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换底公式,并通过换底公式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培养学生学会共同学习的能力.
(3)通过应用对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思想,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换底公式的概念,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
2017-01-01 约4.15千字 8页 立即下载
-
3.示范教案(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1课时)解析.doc
2.2 对数函数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我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了解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它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从本节开始我们学习对数及其运算.使学生认识引进对数的必要性,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了解对数换底公式及其简单应用,能将一般对数转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教材注重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引出对数概念,所举例子比较全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这些材料的作用,并尽可能联系一些熟悉的事例,以丰富教学的情景创设.教师要尽量发挥电脑绘图的教学功能,教材安排
2016-10-31 约6.78千字 8页 立即下载
-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pptx
2.2.1 对数与
对数运算; 练习: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1. 是不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
logaN=b中的N可以取哪些值? ;1.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1 计算;2. 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复习:指数运算法则;讲 授 新 课;例1计算;例2 计算;例3.用logax,logay,logaz表示下列各式:
;讲 授 新 课;例题与练习;例5计算;课 堂 小 结;1.阅读教材P.62-P.64;
2.《习案》作业二十.
2020-02-24 约小于1千字 16页 立即下载
-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解析.ppt
数学 高考总复习人教A版 · (理) 第四模块 平面向量、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 对数及其运算(1) 学习内容 1.对数的定义. 2.对数的基本性质. 3.对数恒等式. 4.常用对数、自然对数的概念. 回顾指数 22 = 4 25 = 32 2x = 26 X= 引入: 问题:设2005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a亿元,如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倍? 引入: 设:经过x年国民生产
2016-03-20 约1.57千字 24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