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5 我们不乱扔》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001].docx

发布:2025-03-22约2.7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5我们不乱扔》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主要学习《15我们不乱扔》。课程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以及不乱扔垃圾的行为习惯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1.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2.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形成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的良好行为习惯。

3.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意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培养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重点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解决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增强对意义的理解。

难点:

1.垃圾分类的操作技巧:难点在于学生如何正确地将垃圾进行分类。

解决方法:提供清晰的分类标准和操作步骤,结合实物演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

2.长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将垃圾分类和环保行为内化为日常行为。

解决方法:设计持续的环保实践活动,如“环保小卫士”评选,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践行环保,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讲解和演示。

3.实验器材:准备垃圾分类箱、不同类型的垃圾样本,供学生进行分类实践。

4.教室布置:设置垃圾分类操作台,划分讨论区,营造互动学习的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各种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垃圾的种类。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垃圾从哪里来?乱扔垃圾会带来哪些危害?

-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不乱扔》。

2.讲授新知(20分钟)

-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有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垃圾分类方法:

-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标准。

-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垃圾正确分类。

-培养环保行为习惯: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践行垃圾分类,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讲解环保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小组讨论:如何在家中或学校里进行垃圾分类?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垃圾分类和环保行为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5.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家庭作业:设计一份垃圾分类宣传海报,与家人分享环保知识。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学习效果

1.环保意识增强:学生能够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形成了强烈的环保意识。

2.知识掌握:学生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包括垃圾分类的标准、原则以及不同类型垃圾的分类方法。

3.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践操作,学会了如何将垃圾正确分类,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践行不乱扔垃圾的行为。

4.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意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5.交流与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学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了交流与合作能力。

6.创意思维发展:在完成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的作业时,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富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海报,锻炼了创意思维能力。

7.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垃圾图片和实例分析,学生提高了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8.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课堂氛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

9.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在完成作业和实践活动时,学会了自我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10.家校合作意识: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环保知识,促进了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不乱扔》这一主题,我觉得整体效果还不错,但也有些地方需要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用了垃圾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个方法挺有效的,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开始讨论垃圾的问题。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垃圾的种类和来源并不是很清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环保教育还不够。所以,我打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