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设计培训教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本章内容概要;战略导向原则
经济性原则
体现员工价值的原则
激励作用原则
相对公平(内部一致性)原则
外部竞争性原则
薪酬设计的团队原则
薪酬设计的隐性原则
薪酬设计的双赢原则
员工参与薪酬设计原则
; 战略导向原则强调企业设计薪酬时必须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分析,制定的薪酬政策和制度应体现企事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薪酬设计的经济性原则强调企业设计薪酬时必须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支付能力。
从短期来看,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非人工费用和成本后,要能够支付企业所有员工的薪酬
从长期来看,企业在支付所有员工的薪酬以及补偿非人工成本后,要有盈余,这样才能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要使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充分协调起来,保持员工创造与员工待遇(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平衡。;激励作用原则就是强调企业在设计薪酬时必须充分考虑薪酬的激励效果
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不同部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等)来确定薪酬的结构及发放方式;横向公平,即企业所有员工之间的薪酬标准、尺度应该一致
纵向公平,即企业设计薪酬时必须考虑历史的延续性,一个员工过去的投入与产出比和现在乃至将来都应该基本一致,而且还应该有所增加 ;外部竞争性原则强调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必须考虑到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保证企业的薪酬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吸引和留住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人才 ;为了促进团队成员的相互合作,同时防止员工之间由于工资差距过大而导致部分员工心态不平衡,有必要建立团队奖励
具体形式有三类
成本分享
利润分享
奖励基金;直接报酬:一种外在的激励方式
间接报酬:
职业类报酬:职业安全、自我发展、和谐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晋升机会等
社会类报酬:地位象征、表扬肯定、荣誉、成就感等;在设计薪酬制度时,有必要上下沟通和相互协调,让员工参与薪酬制度的制定,找到劳资双方都满意的结合点;员工参与薪酬设计的优点主要有:
增加团队观念,激发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事务的意识
增强企业和管理层的信任度,使员工了解薪酬与绩效之间的,并增加上下级之间的信任感。
完善薪酬制度 ;第二节 薪酬体系设计的流程;薪酬策略作为薪酬设计的纲领性文件,应对如下内容做明确的规定:
对员工人性的认识和假设
对员工总体价值的评价
对管理核心和专业人员所作用的估计
企业基本工资制度和分配原则
企业工资分配政策与策略:如工资拉开差距的分寸标准,薪酬与福利的分配比例等; 岗位设计是在组织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把组织的总任务合理分解、排序,形成员工的责任和任务,再将这些责任和任务进行分类、整理,确立相应岗,同时明确该岗在组织中与其他岗位的关系,以利于整个组织有效地运转。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得出企业的岗位结构图(表) ; 工作分析是对企业各个岗位的设置目的、性质、任务、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以及承担该职务所需要的任职资格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等文件的过程。 ; 工作岗位评价是在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衡量标准,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权限的大小,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劳动环境等方面所进行的测量、评定
;1、薪酬调查的目的
薪酬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薪酬的外部均衡问题,即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应与同地区、同行业的薪酬水平保持基本一致,不能偏差太大。 ;2、薪酬调查的内容
近几年来该企业的薪酬增长状况;
与本企业相同岗位的具体薪酬数据;
该企业种类人员薪酬结构对比;
该企业对企业内部员工提供了哪些内在报酬;
该企业未来薪酬趋势分析 ;3、薪酬调查的数据来源和渠道
可以是公开的统计资料,也可以是抽样采访、专门问卷调查,或者是招聘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资料等。如下渠道可采用:
(1)企业之间的相互调查
(2)委托专门机构进行调查
(3)从公开的信息中了解
;4、薪酬调查的实施部门
--薪酬调查应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
;5、薪酬调查的程序
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
确定调查内容
设计调查表格,并进行薪酬调查
资料的整理和统计 ;5、薪酬调查的程序
(1)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选择薪酬调查对象应依据以下原则:
同行业中同一类型的其他企业
其他行业中有相似工作的企业
聘用同类员工的竞争对手的企业
工作环境、经营政策、薪酬与信誉均符合一般标准的企业
根据本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务状况,确定调查企业的数目 ;5、薪酬调查的程序
(2)确定调查内容
(3)设计调查表格,并进行薪酬调查
薪酬调查的数据内容主要包括上年度的薪酬增长情况、不同薪酬结构对比、不同岗位和不同级别的岗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长期激励措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