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数和复名数》教学反思.doc

发布:2018-04-19约小于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数和复名数》教学反思 《小数和复名数》教学反思 天山实验小学 小数和复名数的互化既是本册书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学生掌握并熟练应用有一定的困难,《小数和复名数》教学反思[专题]。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应用,我课前精心的进行备课,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反思如下。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知识都得链接在已有知识的链上,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名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一定要熟练掌握,不相邻的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要会推导,学生明确了这些,知识点迎刃而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强化了知识掌握的灵活性,教学反思《《小数和复名数》教学反思》()。 二、注重知识的梳理。 本单元知识主要是教会学生名数之间的改写。包括单名数改单名数、单名数改复名数、复名数改单名数这些共3类。其中第一类又分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和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如:650平方分米=()平方米,8吨=()千克。单名数改复名数也有两种,如:3.6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公顷,8060米=()千米()米。复名数改单名数与单名数改复名数类似。其实这些改写中,有同级单位不要改的,不同级的只要记住高级到低级乘进率,低级到高级除以进率就行了。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诱发学生思考,不断产生新的求知欲望。长期训练,学生便能生成由此及彼地不断发现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思维过程的展示,使学生相互受到启发,促使自己的思维更加严谨、富有条理性。这样,各层次学生的思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解答问题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因为正是这个思考过程展示了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在学生自由思考解决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再次展示出来,及时反思总结。经常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