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_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doc

发布:2018-03-21约5.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66页信息窗4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意义,掌握单名数间的转换及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换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改写。 2.结合具体名数改写,通过探究、交流与反思,抽象概括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能运用名数改写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熟练进行单、复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高、低级单位名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称(有条件的学校可每组一台) 学生准备:直尺、米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天鹅是美丽可爱的。平日有关天鹅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飞高冠军、 颈修长、有白天鹅和黑天鹅……)你知道天鹅出生时、长大后体重一般是多少吗?课件出示: 么数学问题? 预设:天鹅长大后比出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板书)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列出算式,引出名数。 (1)你会列出算式吗? 学生列式,教师板书:10.5千克-200克﹦ 思考:算式中为什么加上单位名称?引导体会计量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减。 (2)理解名数的意义。 指出:10.5和200这两个数的后面都有单位名称,我们把数与单位名称合起来,叫作“名数” 。(板书:名数) 如:10.5千克是一个名数,200克也是一个名数。 像这样,单位名称只有一个的名数就叫单名数。(板书:单名数) 2.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质疑:单位不同怎么办?你会计算吗? 请你独立思考,看能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困难,并尝试做在练习本上。 课件出示提示: 根据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改写其中的一个单位,使它们的单位名称变得一样,然后再计算。 教师巡视,对困难学生重点帮扶引导。 3.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把你的想法和计算过程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与同伴们进行讨论。 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参与、组织小组交流讨论活动,及时掌握全班交流素材。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过渡:小组交流完了,老师收集了几个同学的研究成果,咱们一块分享! (1)多媒体展台展示典型做法。 预设:方法①: 千克改写成克 方法②: 克改写成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10.5千克﹦10500克 200克﹦0.2千克 10500-200﹦10300(克) 10.5-0.2﹦10.3(千克) (2)具体交流。 ① 谁愿意把第一种的做法跟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预设:把千克改写成克。先想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10.5千克改写成克,用10.5乘进率1000。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直接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结果是10500克。单位都变成了克,就可以直接计算了。 谁能像这位同学一样,有条理地再说一说把千克改写成克的过程? 小结:把千克改写成克,用千克数乘进率,小数点直接向右移动三位。 (教师随小结板书:千克 克) ②第二种方法是把克改写成了千克,谁能解释得让大家一听就明白? 预设:把克改写成千克, 1000克﹦1千克,2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200克﹦0.2千克,所以10.5-0.2﹦10.3(千克)。 小结:现实生活中,一般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数,计算结果便于应用 和交流。把克改写成千克,用克数除以进率,小数点直接向左移动三位。 (教师随小结板书:克 千克) ③交流其它做法。还有不同做法吗? 预设:200克﹦0.2千克,0.5-0.2﹦0.3(千克),10+0.3﹦10.3(千克) (课堂上可能出现这种做法,让学生说出思路和改写过程;如没有出现,教师不要刻意去引出) (3)试一试——再次经历名数的改写。 48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8分米﹦( )米 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与同伴们交流各自名数改写的方法。 全班展示交流学生的作业:谁来汇报一下你在改写时是怎样想的? 指生在展台上展示并讲解。 板书: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分米 米 (4)回顾总结:教师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