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docx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我们的守护者》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3年9月18日星期一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和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2.提升学生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能力。
3.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识和社会规则意识,能够理解个人行为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但对于公共设施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公共秩序的具体行为可能认识不足。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六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开始产生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善于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通过讨论和合作来理解新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对公共设施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此外,学生在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时可能存在困惑,如何将个人行为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是他们需要克服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公共设施保护、社会规则遵守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理解。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讲台上准备投影设备,以便展示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城市公共设施的图片,如交通信号灯、公共座椅、垃圾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设施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提问:这些公共设施是谁在管理?为什么需要它们?如果没有这些设施会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出课题《我们的守护者》。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介绍公共设施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如城市管理者、物业管理人员等。
-通过案例分享,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分组讨论:如何爱护公共设施?如何维护公共秩序?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爱护公共设施和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一系列关于公共设施保护的小测验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答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强调爱护公共设施和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提问: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所学。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观察并记录一周内遇到的公共设施问题,思考如何解决。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调研,下节课分享调研结果。
-提醒学生注意课后安全,按时完成作业。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公共设施与城市文明》
提供有关公共设施建设与发展对城市文明进步影响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社区共建:从我做起》
分享社区共建的相关案例和理念,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社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中。
-《公共道德与个人行为》
介绍公共道德的基本原则,探讨个人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公共道德观念。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自主查找有关公共设施的历史资料,了解不同时期公共设施的发展变化。
-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调研,了解社区居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和建议。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如清洁公共空间、植树造林等,亲身体验维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图书馆资源,进一步研究公共设施的类型、功能以及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
-设计一个关于公共设施保护的小型项目,如制作宣传海报、撰写倡议书,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3.知识点全面
-公共设施的分类和功能
-公共设施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
-公共设施的法律保护和管理
-公共设施的维护与更新
-公共设施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联
-公共道德与个人行为的互动关系
4.实用性
-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并将其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
-学生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