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贸易理论.ppt
GLOBALSOURCINGbyPolAntrasandElhananHelpman
新新贸易理论区别: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都将“产业”〔industry〕作为研究单位,而“新新贸易理论”,那么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层面,研究企业层面变量〔firm-levelvariations〕,从而开拓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新的前沿。新新贸易理论更关注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关注企业在国际生产中对每种组织形式的选择。分支:新新贸易理论有两个分支:一是Melitz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主要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会从事出口贸易而有的企业那么不从事出口贸易;另一个是Antras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主要解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会选择公司内贸易、市场交易还是外包形式进行资源配置。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两个关键选择:一是是否进入国际市场,是继续作一个外乡的企业还是选择进入国际市场;二是以何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是选择出口还是FDI的形式?原有模型能解释为什么一家外乡企业有在外国进行生产的鼓励,但是这些模型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海外生产会发生在企业边界之内,而不是通过常见的市场交易、分包或许可的形式进行海外生产。新新贸易理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从单个企业的组织选择问题入手,将国际贸易理论和企业理论结合在一个统一框架下。Antras〔2003〕,Antras和Helpman〔2004〕探讨企业的异质性对企业边界、外包〔out-sourcing〕以及内包〔in-sourcing〕战略的选择的影响,为研究企业全球化和产业组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主要思路模型:基于南北决策:异质企业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地点。结论:生产率差异较大的产业中主要依赖进口投入品,在总部密集度高的产业中一体化现象更为普遍;一个产业部门的总部密集度越高,就越不会依赖进口获得中间投入品。
文章结构第一局部:介绍第二局部:模型第三局部:行业均衡第四局部:不同组织形式的公司均衡第五局部:各种组织模式的普及第六局部:总结
第一局部:介绍
文献综述垂直化分工CitingTempest(1996),Feenstra(1998):以芭比娃娃的制造公司美泰的全球采购策略分析了国际化分工的主流趋势:WTO1998年度报告:制造一辆美国汽车,30%来源于韩国,17.5%来自日本,7.5%来自德国,4%来自台湾和新加坡,2.5%来自英国。。。来自美国的价值只占37%FeenstraandHanson(1996)CampaandGoldberg(1997〕Hummels,IshiiandYi(2001)andYeats(2001):发现国际贸易中组件的增长速度大于最终产品中间投入品的公司内贸易形式的重要性Hanson,MataloniandSlaughter(2003)一体化和外包,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TheEconomist(1991),Bamford(1994)andAbrahamandTaylor(1996):美国公司的国内外包趋势的上升Melitz(2003)andHelpman,MelitzandYeaple(2003):公司生产力的异质对国内外市场的效劳影响GrossmanandHelpman(2002):研究了对于一种投入品的产品,选择外包还是一体化策略的一般均衡框架HelpmanandKrugman(1985):贸易国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Antràs(2003):借鉴了上述研究成果,强调了资本密集度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在企业国际化过程决策中的作用,并验证了这一决策对公司内贸易类型的含义。
四种决策中间投入品生产整合国内:标准的垂直统一管理国外:FDI(Intel)或者公司内贸易中间投入品生产外包国内:国内外包国外:国外外包或arm’s-lengthtrade(Nike)
第二局部:模型
消费者的偏好x0--------对同类产品的消费量u-------参数Xj--------部门j的总消费指数
南国北国工资WSWN(WS)产品多样性不能生产可以生产可投入生产要素mm,h进入市场的固定成本fE·WSfE·WN
产出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h,m——生产要素η——部门生产率参数:与headquaterservice成正比θ——公司生产率参数
两个代理商最终产品制造商H:提供总部效劳,只在北国存在厂房经营者M:提供中间投入品,在南,北国存在
固定组织本钱:wNflk所有权结构:一体化和外包K{V,O}M的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