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月潭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docx
10日月潭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10日月潭”选自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旨在引导学生欣赏日月潭的自然美景,感受台湾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的情感。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学习优美的句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3.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优美句式和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5.审美能力:通过欣赏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审美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识别能力和简单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知,对祖国的地理知识有初步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美丽的自然风光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一定的合作精神,喜欢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可能对生字词的识记存在困难。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字词的识记问题,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此外,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可能会对日月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缺乏深入了解,需要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在写作方面,学生可能难以将课文的优美句式和情感表达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需要教师给予具体的指导和示范。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本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包括课文《日月潭》。
2.辅助材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如日月潭风光图,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或投影仪,用于展示生字词和优美句式,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4.教学环境:布置教室环境,确保教室光线充足,座位安排有利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台湾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台湾的自然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学生分享观看感受,教师简要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风光。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朗读课文《日月潭》,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解释生字词,如“日月潭”、“环山”、“环湖”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式,如“日月潭的四周都是山,中间是湖”,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描写手法。
4.通过多媒体展示日月潭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讨论日月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
2.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描写日月潭美景的句子?
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果你去日月潭,你会做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总结:去日月潭可以欣赏美景、了解历史、品尝美食等。
六、拓展延伸(5分钟)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学生分享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七、总结环节(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和人文历史。
2.学生回顾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5分钟)
1.请同学们回家后,将课文《日月潭》朗读给家人听,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宝岛台湾》系列书籍:介绍台湾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台湾。
-《日月潭的故事》绘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日月潭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台湾美食》图片集:展示台湾特色美食,让学生了解台湾的饮食文化。
2.拓展建议:
-组织学生观看台湾风光纪录片,感受宝岛的魅力。
-邀请台湾同胞来校进行文化交流,分享台湾的生活故事。
-在学校图书馆或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