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三位数》(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三位数加三位数》(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三位数加三位数》为教学内容,结合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材,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情境创设、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加法运算规律,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感,使学生能够理解三位数加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规律;发展符号意识,通过符号表示和操作,理解加法运算的简洁性;提升推理能力,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加法运算的规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增强应用意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
-通过实例理解并运用加法运算中的“和大于或等于10”的进位规则。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理解并灵活运用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正确处理多位数相加时的进位操作,避免计算错误。
-在没有进位的情况下,如何准确地进行笔算。
举例解释:
-进位加法:例如,计算456+237时,个位相加6+7=13,需要进位,将3写在个位,将1加到十位。
-多位数相加时的进位:例如,计算567+432时,十位相加6+3=9,个位相加7+2=9,两个十位相加没有进位,直接将结果写在十位。
-没有进位的情况:例如,计算345+678时,个位相加5+8=13,需要进位,但这里没有进位的情况,直接将3写在个位,6+7=13,同样需要进位,将3写在十位,1加到百位。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三位数加三位数》相关的教材或练习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三位数加法的图片、图表和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加法运算过程。
3.实验器材:准备计数器或小棒等教具,用于演示和练习进位加法。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区,提供白板或黑板,便于展示计算过程和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加法,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两位数是怎样的计算方法呢?
2.学生回答:先加个位,再加十位。
3.老师总结:很好,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大家猜猜看,三位数加三位数又是怎样的计算方法呢?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老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明要买两支铅笔和三支钢笔,他需要花多少钱?
2.学生根据情境,尝试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3.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把铅笔的价格看作百位数,钢笔的价格看作十位数和个位数,那么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应该怎样呢?
4.学生讨论,老师总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类似,也是先加个位,再加十位,最后加百位。
5.教师演示:以456+237为例,详细讲解计算过程。
-个位:6+7=13,个位写下3,向十位进1。
-十位:5+3+1(进位)=9,十位写下9。
-百位:4+2=6,百位写下6。
6.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7.老师提问:在计算过程中,如果十位相加满十,我们应该怎么做?
8.学生回答:需要向百位进1。
9.老师总结:没错,如果十位相加满十,我们需要向百位进1。
10.教师展示一些没有进位和有进位的加法算式,让学生判断并说出进位的规则。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出示一些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老师挑选几道题进行讲解,重点讲解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4.学生再次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
1.老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旅游等场景中的花费。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老师点评学生的解题方法,总结经验。
五、课堂小结
1.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大家掌握了没有?
2.学生回答:掌握了。
3.老师总结:很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关键在于理解进位的规则,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查找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3.与家长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进步。
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