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位数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3三位数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三位数减法,包括三位数减三位数、三位数减两位数、三位数减一位数以及三位数减法的估算。这些内容与课本第三章《数的运算》中的相关章节紧密相连。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已有的减法知识迁移到三位数减法的学习中,提高计算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通过三位数减法的探究,学生能够抽象出减法运算的规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估算,学生能够建立数学模型,提高直观想象能力;通过计算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运算技能,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三年级学生对两位数减法已有一定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两位数减法运算。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他们已经接触过数的概念、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符号和术语。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数学学习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发展,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视觉和操作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擅长通过听觉和文字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三位数减法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首先,对于从百位开始借位运算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模型来辅助理解。其次,学生在进行多位数减法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如忘记借位或错位。此外,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估算三位数减法的结果可能是一个挑战,需要通过练习和策略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因此,教学中需要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逐步克服这些困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计算器、黑板或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班级学习微信群
-信息化资源:三位数减法教学视频、数学思维导图、相关教学软件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计数器、小棒)、操作卡片、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减法,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三位数减法。请同学们拿出课本,翻到第XX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今天的课题。
2.学生阅读课题,并回答:今天的课题是三位数减法。
二、新课探究
1.老师说: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两位数减法的计算过程。
2.学生上台演示,老师点评并总结: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都是从个位开始,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一当十。
3.老师说:那么,三位数减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4.老师出示三位数减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三位数减法与两位数减法有什么区别?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
5.学生思考后回答,老师点评并总结:三位数减法与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减法运算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从百位借位的情况。
6.老师说: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学习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7.老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并让学生上台演示计算过程。
8.学生上台演示,老师点评并总结: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从个位开始,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一当十,如果十位还不够减,就要从百位借一当十。
9.老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练习一下。
10.老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1.学生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12.老师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点评。
13.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三位数减法,大家觉得有什么困难吗?
14.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
三、巩固练习
1.老师说:为了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
2.老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老师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点评。
5.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法,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堂小结
1.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法,大家掌握了哪些知识点?
2.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并总结: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了从个位开始,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一当十,如果十位还不够减,就要从百位借一当十。
3.老师说: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今天的课堂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