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河大音像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图片素材的获取与加工》说课稿.docx
全国河大音像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图片素材的获取与加工》说课稿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本课以《图片素材的获取与加工》为主题,围绕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设计了一系列教学环节。通过图片素材的获取、编辑、处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其计算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学习图片素材的获取与加工,学生能够理解数字化信息的重要性,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创造性表达,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同时提升信息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图片素材的获取方法:重点讲解网络下载、手机拍摄等途径,确保学生掌握获取图片素材的基本技能。
-图片素材的加工处理:重点教授图片的基本编辑操作,如裁剪、调整大小、亮度、对比度等,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图片的基本加工。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高级图片编辑技巧:如图层操作、滤镜应用等,这些技巧对学生来说是难点,需要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图片素材的版权问题:学生在获取和使用图片素材时,可能面临版权问题,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识别和尊重版权,避免侵权行为。教师需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版权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网络连接、摄像头、投影仪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图片素材库、图片处理软件教学视频、相关图片编辑技巧教程
-教学手段:PPT演示、互动问答、小组合作、案例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如风景、人物、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图片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吗?它们从哪里来?
-引出课题:《图片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2.讲授新知(20分钟)
-图片素材的获取:
-讲解网络下载图片的方法,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和图片素材网站查找图片。
-示范手机拍摄图片,讲解如何调整拍摄参数以获取高质量的图片。
-图片素材的加工处理:
-介绍图片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裁剪、调整大小、亮度、对比度等。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使用软件进行图片编辑,如添加文字、插入装饰元素等。
-图片素材的版权问题:
-讲解版权基础知识,强调尊重版权的重要性。
-分析版权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图片素材。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张图片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分组展示加工后的图片,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图片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方法。
-强调版权意识,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正确使用图片素材。
5.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回家后,使用手机拍摄一张照片,并尝试使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加工。
-下节课分享加工后的照片,并讨论在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图片处理技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介绍图片处理技术在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对图片处理技术实际应用的认识。
-《图片素材版权知识问答》:详细解答关于图片素材版权的问题,如版权归属、使用限制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版权意识。
-《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针对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美图秀秀等,介绍一些高级使用技巧,提高学生的图片处理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处理软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通过网络平台,查找并下载不同风格的图片素材,进行创意设计。
-组织学生参与图片素材的版权讨论,探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遵守版权法规。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图片素材,如广告、海报等,分析其设计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学生可以尝试将所学图片处理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制作个人简历、设计校园活动海报等,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摄影比赛或设计比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七、内容逻辑关系
①图片素材的获取
-网络下载图片的方法
-手机拍摄图片技巧
-图片素材的来源渠道
②图片素材的加工处理
-图片编辑软件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