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章 救护技术——通畅气道术.ppt

发布:2017-12-18约3.6千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救护技术——通畅气道术 教学目标 气道梗阻原因 通畅气道术 一、手法开放气道 二、手法清理气道 三、特殊管道通气 四、环甲膜穿刺 五、气管内插管 六、气管切开 手法开放气道 仰头举颏法 手法清理气道 气道完全梗阻 不能说话 不能呼吸 不能咳嗽 呼吸窘迫手法 气道梗阻急救管理 Himlich法原理 抬高膈肌 肺内气体排出 人工咳嗽 异物排出 Himlich法并发症 1、胸腹内脏损伤 2、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注意:婴儿禁用 妊娠晚期妇女 过度肥胖 胸骨的中点 婴幼儿异物梗阻 1、背部拍击 2、胸部冲击法 婴幼儿异物梗阻 1、脸朝下,托下颌,头低于躯干 2、肩胛骨联线中点背部拍击 3、转身仰卧,低于躯干 4、胸部冲击 特殊管道通气法 一、鼻咽通气法 二、口咽通气法 三、喉罩 四、咽气管腔通气管 口咽通气法 口咽通气法 喉罩 喉罩( LMA)特点 操作简单、插入容易 通过喉罩置入气管插管导管 不能防止胃内容物返流与误吸 肺炎是严重并发症之一 咽气管腔通气管 环甲膜穿刺 一、上呼吸道梗阻现场急救 二、用物:注射针头(套管针)、连接器、供氧装置、气管切开包、呼吸机 环甲膜穿刺 环甲膜穿刺 穿刺点 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 并发症 喉水肿 声带损伤 声门狭窄 气管插管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维持气道通畅 3、给氧 4、人工通气 5、气管内给药 气管插管适应证 1、窒息、呼吸心跳骤停 2、呼吸衰竭 3、上呼吸道分泌物过多 4、气道梗阻 5、麻醉 6、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 气管插管禁忌证 1、咽喉部血肿或脓肿 2、主动脉瘤压迫气管 3、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4、颈椎骨折脱位 气管插管用物 1、喉镜 2、气管插管导管 插管深度 成人 22cm 儿童(年龄÷2+12)cm 3、导丝 (距开口0.5-1cm) 4、喉头喷雾器、注射器、听诊器、吸引器、吸痰管、手套、等渗盐水、简易呼吸器,吸氧装置 气管插管导管 病人准备 意识清醒,解释说明 签字 经口、经鼻气管插管比较 气管插管护理 常规护理 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常规护理 1、固定牢固 2、保持气道通畅 3、观察生命体征 4、加强口腔护理 5、检查气囊 并发症护理 1、窒息 2、肺不张 3、气道粘膜损伤 4、继发肺部感染 5、插管术后喉炎 拔管前后护理 1、咳嗽、呼吸训练 2、纯氧10分钟 3、吸分泌物?放气囊 4、深呼吸?换吸痰管 ?再吸引?呼气末拔管 5、给氧、观察 6、拔管4-6小时后进食 气管切开术 方法:切开气管第3、4或第4、5软骨环, 插入气管套管 气切适应证 1、喉梗阻 2、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3、人工呼吸维持1周以上 4、气管内麻醉,不能插管 5、气管异物不能经喉取出 6、颈椎损伤呼吸困难 气切禁忌证 1、严重出血性疾病 2、切开部位以下占位梗阻 气管切开特点 气管切开用物 1、气切管 2、气切包 3、无菌手套、消毒用品、局麻药 4、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 5、照明灯 气切术后并发症 1、脱管 2、出血:术后24小时易发生 3、皮下气肿 4、感染 5、气管壁溃疡及穿孔 6、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晚期) 气切术后护理 1、固定牢固 2、内套管4-8h更换、取出不超过30分 3、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4、保持气道湿润、通畅 5、做好拔管护理 气管切开套管拔管 1、气囊放气 2、堵内套管管口,1/3-1/2-全堵 3、全堵24-48h,呼吸平稳、发音正常拔管 4、蝶形胶布固定切口,换药 通畅气道程序 气管插管固定 固定不当 、导管滑出、扭曲 滑入一侧支气管 (右侧多见) 注意头部位置和活动 每班检查插管在门齿刻度 气囊管理 1、压力2.O-3.5KPa(20-35cmH20) 2、充气15ml 3、检查: 一、听 二、看 三、查 四、试 思考题 一、试述气管插管护理 二、试述气管切开护理 注射针头 方法 套管针 喉 镜 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导管 气管插管导丝 简易呼吸器 1、管腔小、吸痰不方便 2、不易迅速插入、不适用急救 3、易产生鼻出血、鼻骨折 4、可发生鼻窦炎、中耳炎 1、易耐受 2、易固定 3、易口腔护理 经鼻 1、易移位、脱出 2、不易长期耐受 3、口腔护理不便 4、牙齿、口咽损伤 1、插入容易、适用急救 2、管腔大,吸痰容易 经口 缺 点 优点 优点 1、减少死腔和呼吸功耗 2、病人易耐受 3、可以进食 4、留置时间长 缺点 1、创伤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