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课 民事权利与义务.pptx

发布:2025-03-10约2.11万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知识点68订约履约诚信为本知识点69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知识点66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知识点67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知识点66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01

教材知识萃取民事法律关系含义指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要素①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②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③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注意:①区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②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民法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注意:①上述人身权利均属于人格权;②区分名誉权和荣誉权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享有姓名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

教材素材变式1.[选必2P2探究与分享变式]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B①未经本人允许,某网站擅自使用小王的照片用于广告宣传②市场监管部门对某超市的违规经营行为作出行政处罚③甲装修房屋时因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乙的墙面损坏引起纠纷④小李答应小张一起去外地旅游后反悔,小张要求小李履行承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法律解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其中包括两种关系:第一种是人身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人身属性、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的、不是以经济利益而是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第二种是财产关系,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关系,一般具有平等自愿和等价有偿的性质。

【解析】①该网站的做法侵害了小王的肖像权,肖像权涉及的是人身关系√②该项中市场监管部门与该超市是官与民的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强调的平等主体×③该项涉及的是相邻关系引发的所有权纠纷,涉及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④该项事件属于道德约束的范畴,不属于民法调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2.[选必2P4框图变式]A某将自己收藏的一枚珍贵邮票转卖给了B某,双方交易后,A某突发脑出血,后神志不清,整天唠叨这枚邮票,其30岁的儿子只能找到B某,要求买回邮票。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①A某因患病而失去民事行为能力②A某儿子与B某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③A某儿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④A某与B某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三种: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A某突发脑出血,神志不清,这说明现在的A某属于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失去了民事行为能力,①正确。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A某儿子与B某之间并不存在债权关系,②说法错误。A某30岁的儿子找到B某,要求买回邮票,由此可知A某的儿子是能够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③正确。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A某与B某之间并不存在人身关系,④说法错误。

易混辨析正确区分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并非所有自然人都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3.[选必2P4框图变式]小姜系12岁的学生。由于父母工作忙无暇照看,小姜使用母亲姜某的手机并以母亲名义注册账号打游戏,短短数周就向游戏充值了7600元。小姜父母发现后,第一时间联系该游戏公司客服人员反映未成年人充值问题,要求全额退款,但多次交涉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A①小姜父母因监管缺失存在过错,理应承担部分损失②小姜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由其父母同意、追认③游戏公司未履行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的义务④小姜父母要求全额退款的诉求会得到法院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