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技术应用》项目2-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 教案.docx
项目2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
任务2.1MySQL数据库的多种连接方式及工具
任务2.2MySQL8.0的字符集、校对规则和存储引擎
任务2.3MySQL文件存储和数据目录
本节课名称
MySQL数据库的多种连接方式及工具
MySQL8.0的字符集、校对规则和存储引擎
MySQL文件存储和数据目录
教学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练数据库的多种连接方式。
2、掌握数据库的连接工具。
3、了解MySQL8.0的字符集、校对规则和存储引擎。
4、掌握MySQL文件存储和数据目录。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数据库类型,熟练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种数据库连接工具,完成数据库的连接配置、数据库和表的创建、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切换和使用不同的连接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
能够根据项目中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合理选择字符集和校对规则,确保数据的正确存储和处理。
能够熟练查找和访问MySQL的数据目录,对其中的文件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如备份数据文件、查看日志文件等。
思政目标
科学精神与严谨态度:数据库连接方式多样且复杂,字符集、校对规则等知识细节繁琐。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规律,严谨对待每一个连接参数设置、字符集选择以及文件存储路径规划
信息安全与责任意识:数据库存储着大量重要数据,从数据目录管理到数据库连接安全,都涉及信息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连接字符串关键参数,像服务器地址、端口、用户名、密码等的配置规则。
连接工具的基础功能,包括数据库连接设置、数据操作、对象管理等。
常用字符集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校对规则对字符比较、排序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校对规则。
MySQL数据目录的结构,各子目录(数据文件、日志文件、配置文件目录)的作用。
数据文件、日志文件(二进制日志、错误日志)的存储格式和用途。
教学难点
解决连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兼容性问题,在不同操作系统下连接工具的适配。
字符集之间的转换原理和可能出现的乱码问题及解决方法。
依据日志文件进行数据恢复和故障排查,理解故障恢复机制。
教学资源
1.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
2.教学设备:安装有MySQL的计算机。
3.教学资料:辅助教材和课件、多媒体教学软件、MySQL数据库技术应用在线精品课
教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课堂提问、讨论法、演示法
学法
记忆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实践操作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时间分配
0
5
45
30
5
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与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在授课计算机上安装好MySQL数据库及相关管理工具,确保MySQL服务正常运行,提前测试多种连接方式,准备好连接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收集整理丰富的案例,如企业数据库连接架构、不同业务场景下字符集和存储引擎的选择实例等。制作详细的PPT,涵盖MySQL数据库连接方式、字符集、存储引擎等知识点,以及相关操作演示的步骤截图。
发布预习通知
预习MySQL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连接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字符集、校对规则和存储引擎的含义,提前熟悉即将使用的数据库管理工具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设计意图:
构建知识基础:自主预习能让学生提前接触新知识,在课堂上更快跟上教学节奏,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熟悉工具操作可减少实践操作障碍,让学生专注于知识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启发式问题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学习营造积极氛围。
课程导入
展示互联网公司业务系统中MySQL数据库的架构图,讲述用户在电商平台下单后,数据如何通过MySQL连接进入数据库存储。提问学生:“如果连接出现问题,对电商业务会产生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库连接及相关知识的重要性,自然过渡到课程内容。
案例教学,穿插课堂提问
利用提问使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1、教学方法:课题提问、案例教学法
2、设计意图:引入课程,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
知识讲解
任务2.1MySQL数据库的多种连接方式及工具(15分钟)
启动和停止MySQL服务(3分钟):讲解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启动和停止MySQL服务的命令和操作步骤。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快速掌握基本操作。
连接MySQL本地服务(6分钟):介绍使用MySQL自带的命令行客户端和图形化工具(如Navicat)连接本地MySQL服务的方法,包括输入用户名、密码等连接参数。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不同连接方式的适用场景。
连接访问远程MySQL服务器(6分钟):讲解设置远程连接的步骤,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