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ySQL)》课件 第4章 表的创建与管理.pptx
;
掌握在MySQL数据库中创建和管理表的基本技能,对于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掌握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存储和查询数据,从而满足实际业务需求。;学习要点
了解数据库表的基本概念
熟悉创建和管理表
熟悉创建和管理索引
熟悉关系完整性
熟悉表数据的操作
;学习内容
4.1表概述
4.2创建和管理表
4.3创建和管理索引
4.4关系完整性的实现
4.5表数据操作
;表是数据库中用于存储数据的基本对象,它是数据库中存储数据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类比于一个电子表格或纸质记录表,用于记录信息。表是存储有结构数据的基础对象。
表由列(Columns)和行(Rows)组成。列代表实体的属性,如姓名、年龄等,而行则代表具体的数据记录。每个列都有固定的数据类型,如整数、字符串、日期等,这决定了可以存储在列中的数据种类。
;4.1.1表的命名规则
在MySQL数据库中,表的命名需要遵循一些规则:
(1)表名的长度:表名可以包含最多64个字符。然而,为了方便管理和记忆,建议使用较短的名称。过长的表名可能会导致在查询和管理时出现不便。
(2)字符种类:表名可以包含字母、数字、下划线,以及其他一些特殊字符(如$和#)。这意味着你可以使用这些字符来创建有意义的表名,以便更好地描述表中的数据。
(3)区分大小写: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MySQL的表名对大小写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在Linux和其他Unix-like系统上,MySQL的表名是区分大小写的。而在Windows系统上,表名是不区分大小写的。为了避免在不同系统上出现潜在的问题,建议总是使用小写字母来命名表。这样可以确保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表名的行为是一致的。
;4.1.1表的命名规则
在MySQL数据库中,表的命名需要遵循一些规则:
(4)避免使用MySQL的保留字作为表名。保留字是MySQL内部使用的关键字,如果使用它们作为表名,可能会导致解析错误或意外的结果。
(5)使用有意义的表名。表名应该能够准确地描述表中存储的数据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其他开发人员更容易地理解和使用你的数据库。
(6)保持一致性。在整个数据库中使用一致的命名规则,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性。
;4.1.2常用数据类型
1.数值类型
;4.1.2常用数据类型
2.字符串类型
;4.1.2常用数据类型
3.日期和时间类型
;4.1.2常用数据类型
4.复合类型
MySQL数据库还支持两种复合数据类型ENUM和SET,它们扩展了SQL规范。
ENUM类型的字段只允许从一个集合中取得某一个值,有点儿类似于单选按钮的功能。例如,一个人的性别从集合{‘男’,‘女’}中取值,且只能取其中一个值。
SET类型的字段允许从一个集合中取得多个值,有点儿类似于复选框的功能。例如,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从集合{看电影,购物,听音乐,旅游,游泳}中取值,且可以取多个值。
;4.1.2常用数据类型
4.复合类型
--创建表示例
CREATETABLEcolor_palette(
idINTNOTNULLAUTO_INCREMENT,
cnameVARCHAR(50)NOTNULL,
primary_colorSET(red,blue,green,yellow)NOTNULL,
secondary_colorENUM(black,white,gray)NOTNULL,
PRIMARYKEY(id)
);
--插入数据示例
INSERTINTOcolor_palette(cname,primary_color,secondary_color)
VALUES(default,red,blue,black),
(userdefined,green,white);
;学习内容
4.1表概述
4.2创建和管理表
4.3创建和管理索引
4.4关系完整性的实现
4.5表数据操作
;4.2.1表的设计原则和建表步骤
1.设计数据表的原则
(1)单一职责原则
(2)数据表命名规范
(3)数据字段设计
(4)规范化和反规范化
(5)完整性约束
(6)性能优化
;4.2.1表的设计原则和建表步骤
2.创建数据表的步骤
(1)确定表名和字段
(2)选择数据库
(3)编写创建表的SQL语句
(4)执行SQL语句
(5)验证表结构
;4.2.2创建数据表
创建数据表的过程是规定数据列的属性的过程,同时也是实施关系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引用完整性和域完整性)约束的过程。
创建MySQL数据表的SQL语句的语句结构如下:
CREATETABLEtable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