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推荐】2019湘教小学美术四上《第7课窗口》word教案.doc

发布:2024-03-05约1.8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推荐】2019湘教小学美术四上《第7课窗口》word教案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最新版】2019湘教小学美术四上《第7课窗口》word教案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窗让我们身处居室依然沐浴阳光。窗,让我们身处居室依然看到风景。”教材

开门见山地道出了窗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教材的主体图片是“家的一角”,造型别致、线条优美的大窗,将窗外的美景框入其中,窗口内外相互映衬,室内空间给人以无限的感觉。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

2、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

3、渗透取景构图知识。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和创造美的生活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窗框造型的创新设计、窗与景的搭配。

教学准备:

窗有什么风格?

(二)、欣赏窗户。

1、播放窗的电子课件,让学生欣赏。

教学方法:一张张的图片、照片,让学生派代表回答,教师适时进行评判。

2、学生讨论,发表感受并提出问题和看法,感受:

①我们的先辈能在当年艰苦的条件下,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窗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宝贵经验,我们为有这样的先辈而感到自豪。

②我国的历史悠久,古人在不同的时期创造的文明及文化遗产,是我们后人的一笔财富。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一些问题:

①古代的人为什么要设计不同的窗框?它有什么作用?

对学生的感受和发言教师可稍加点评,不要把自己的观点马上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对学生的其它问题,教师可作好记录,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慢慢地理解、寻找出正确的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理感受,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三)、认识不同时期的窗户形式,了解窗的历史,播放从远古时期到现在各个时期的窗户。教师进行简要的介绍、分析、了解其特色。

设计意图:从远古时期到现代各个时期的窗户都有它们各具不同的代表性。

(四)、研究学习、自主探究。

1、你家的窗户是什么样的?透过窗口可以看到什么?你喜欢自己家的窗户吗?为什么?

2、利用课件展示欣赏造型多变、风格各异的窗户。

3、讨论分析窗的结构。(窗户分为外框、窗格及装饰等)。

4、变一变:窗框有哪些形状的变化?窗格可以怎样变化?

设计意图:大量图片、照片的使用,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窗户的变化,在观察中了解、在观察中感悟,为下一步窗框的设计打下基础。

三、美术活动。

1、尝试设计一个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窗框造型,并画出相称的窗格。

2、同学互评、教师点评,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设计。

3、认识材料、初步制作。

(1)分析材料:哪种材料适合做窗框或窗格。

(2)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制作窗框。

(3)作品展示讲评。

第二课时

一、课前学具、检查、了解。

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绘画及制作材料,如:水彩笔、油画棒、卡纸、502胶水等。

二、导入新课。

1、提问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窗框的设计,同学们都设计的比较好,窗格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装通过回忆窗框的制作,了解窗户的作用,为下一步学习窗户

搭配合适的风景做好铺垫。

2、欣赏窗漏。

(1)课件欣赏几种窗户,说说它们的特点。想一想,打开这窗,窗外会有怎样的景色。

(2)课件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窗漏,如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等,设计师巧妙地依据风景设计窗口,达到引景的效果,使窗与景相得益彰,收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3)对比欣赏不同的窗口,选出其中你喜欢的并说出理由。

(4)为窗户搭配合适的风景。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更深入地了解窗户搭配合适的风景的制作方法,

增强做好作品的信心。

三、综合探究完善制作。

1、根据窗户的风格设计窗外美景。

2、绘制画面。

3、进一步添加装饰。

四、美术活动。

学生使用卡纸描绘窗外美景。

五、延伸应用激发兴趣。

1、学生自由欣赏展示自己的作品,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窗口?为什么?

2、将学生的作品挂在教室的黑板上让全班同学欣赏学习。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发挥制作的实际意义,在展示中充分感到创作的乐趣。

六、总结评价获得成功。

1、你通过学习《窗口》一课有什么体会?

2、通过学习《窗口》一课,对本课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窗口》一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评价,实际上是尝试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中重点评价自主研究、创新意识,找几个学生说说体会与感受,可补学生在课堂上的缺漏,同时充分享受成功的乐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