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咏史怀古诗鉴赏说课稿2 苏教版必修1.docx

发布:2025-03-07约3.1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鉴赏说课稿2苏教版必修1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苏教版必修1《咏史怀古诗鉴赏》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学习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包括诗人的情感表达、历史背景和艺术手法等;其次,鉴赏几首经典咏史怀古诗,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长恨歌》等;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咏史怀古诗,学生能够理解诗人对历史的感悟和情感表达,提升对古典文化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包括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②把握诗人通过咏史怀古所表达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学会运用古典文学鉴赏方法,对咏史怀古诗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

2.教学难点,

①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把握诗歌中的情感层次和变化;

②鉴赏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③将古典文学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④在鉴赏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提升文学鉴赏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苏教版必修1《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材,并准备相应的教学参考书。

2.辅助材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历史背景介绍视频,以及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资料,以多媒体形式呈现。

3.教学工具:准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用于展示多媒体资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确保教室安静,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同学们,你们对古诗有什么了解?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一些古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一种特殊类型的古诗——咏史怀古诗。接下来,请大家打开教材,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课程。”

2.讲授新知(20分钟)

①基本特点介绍(5分钟)

教师讲解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包括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并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②经典作品鉴赏(10分钟)

以杜甫的《登高》为例,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③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5分钟)

介绍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情感来源。

④小组讨论(5分钟)

分组讨论其他咏史怀古诗,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布置几道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请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

5.作业布置(5分钟)

①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②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相关的讨论话题。

③阅读一本关于咏史怀古诗的书籍或文章,撰写一篇读后感。

备注:在讲授新知和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包括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他们能够识别并分析诗人在咏史怀古诗中所表达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鉴察能力提升:

学生通过鉴赏经典咏史怀古诗,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长恨歌》等,提高了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挖掘诗人的情感层次和变化,以及如何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来理解诗歌。

3.思维能力培养:

在分析诗歌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学会了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首诗进行解读,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文学素养提高:

学生通过对咏史怀古诗的学习,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他们开始关注古典文学的魅力,对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5.情感共鸣与价值观塑造:

学生在阅读咏史怀古诗时,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情感的共鸣有助于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6.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练习和作业等形式,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了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他们能够将古典文学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