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4.doc
PAGE
4-
望海潮·东南形胜
授课时间
课题
《望海潮》
1课时
三维目标
学问和实力
初步了解柳永词作的艺术风格,简洁鉴赏品评本词的相关艺术手法。
过程和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把握作者的情感,感悟柳词魅力。
重点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把握作者情感;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感悟柳词魅力。
难点
简洁鉴赏品评词中的艺术手法。
学法
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会和鉴赏分析相结合;老师点拨和学生自主探讨相结合。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导语
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流光溢彩的诗风词韵,每每吟咏令人齿颊含香,精神满意。但在北宋有这么一首词引来了金主完颜亮,导致了南宋灭亡。似乎不行思议,但有诗为证:
杭州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这首诗里的谁指的是柳永,尾句就是指金兵南下牵动长江万里愁。
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望海潮》。
领会一下这首词的魅力。
1、齐读《杭州》
2、齐读《望海潮》的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2、明确学习目的
3、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预习
检测
老师幻灯片出示预习检测题
1、识作者
柳永(约987—约1053),词人。原名三变,字?????,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有《乐章集》,词作,,
。柳永是派的代表人物。
2、正字音:
参差()天堑()罗绮()豪奢()
叠巘()钓叟()千骑()
学生集体完成
检验及巩固学生的自学效果
二、诗词
诵读
老师提出“三读”
1、学生齐读,感知作者笔下杭州的特点。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繁华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形胜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国泰民安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杭州风物的惊羡、赞美、艳羡)
3、学生特性化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1、学生沟通探讨杭州的特点。
2、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
1、学生熟读并理解文本。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
探究
1、老师导入(杭州神游)
杭州形胜、繁华、景美、人乐、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现在让我们神游杭州,去体验那湖光山色,景美人闲的人间天堂!如何?
时间关系,请同学们选择1-2处游赏!
2、老师巡察指导激励,把控课堂。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目的地,集体出游
2.小组成员
沟通探究,形成文字。
运用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感悟词的意境美。
四、成果
展示
老师活动:
老师适时点评确定
举例:“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种各样的建筑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
1.小组举荐景点形象大使代表小组描述景点特点。
2.小组沟通观赏
训练学生的思索力和表达力
五、手法
探究
同学们用丰富的语言描绘的一幅幅华美的画面,“如诗如画”,柳永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的杭州“是诗是画”,我们和柳永的差距在哪里?
手法
这一起来看一下本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铺叙、点染、动静、互文、虚实、比方
强调点染手法
从上阙来看,“三吴都会”是“点”,“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染”,描写街巷河桥的漂亮、居民住宅的雅致和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东南形胜”是“点”,“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染”,由市内说到郊外,写出了钱塘江岸的优美和钱塘江潮的壮丽。
“钱塘自古繁华”是“点”,“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染”,写出了商业的旺盛,、市民的殷富。“竞豪奢”,则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从词的下阙来看,“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山色之美、湖荷之胜和人文风貌之佳三方面来铺绘,呈现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学生自由发言
鉴赏品评相关艺术手法。
六、课堂
训练
老师导入:北宋巨手柳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