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同济大学材料力学第六章 弯曲内力课件.ppt

发布:2018-10-27约6.72千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察dx微段的受力与平衡 第六章 弯曲内力/四 弯矩、剪力和分布荷载之间的关系 Q(x) Q(x)+dQ(x) M(x) M(x)+dM(x) x y x dx o q(x) * 上式的物理意义:梁上任一横截面上的剪力  对x的一阶导数   ,等于该截面处作用在梁上的分布荷载集度  。 上式的几何意义:任一横截面上的分布荷载集度  ,就是剪力图上相关点处的斜率。 第六章 弯曲内力/四 弯矩、剪力和分布荷载之间的关系 FQ(x) FQ(x)+dFQ(x) M(x) M(x)+dM(x) x y x dx o q(x) * 由此式知:剪力图曲 线上一点处的斜率等于 梁上相应点处的载荷集 度q。 A B q F=qa C a 2a (-) -qa (-) (-) (+) E (+) 第六章 弯曲内力/四 弯矩、剪力和分布荷载之间的关系 * 略去二阶微量 ,得: 上式的物理意义:梁上任一横截面上的弯矩  对x的一阶导数   ,等于该截面上的剪力  。 上式的几何意义:任一横截面处的剪力  ,就是弯矩图上相关点处的斜率。 第六章 弯曲内力/四 弯矩、剪力和分布荷载之间的关系 FQ(x) FQ(x)+dFQ(x) M(x) M(x)+dM(x) x y x dx o q(x) c * q A B 4a a a C 取左段梁为研究对象: 取右段梁为研究对象: 截面左侧(或右侧)梁上的所有外力 向截面形心简化所得到的主矢。 第六章 弯曲内力/二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 截面左侧(或右侧)梁上的所有外力(力和力偶)向截面形心简化所得到的主矩。 q A B 4a a a C 取左段梁为研究对象: 取右段梁为研究对象: 第六章 弯曲内力/二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 截面左侧(或右侧)梁上的所有外力 向截面形心简化所得到的主矢。 截面左侧(或右侧)梁上的所有外力 (力和力偶)向截面形心简化所得 到的主矩。 第六章 弯曲内力/二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 解: 1、根据平衡条件求支座反力 例题 一外伸梁受力如图所示。试求D、B截面上的内力。 A B 1m 1m 1m 1m 2m q=2KN/m P=2KN D C 2、求B、D截面上的内力? 第六章 弯曲内力/二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 解: 1、根据平衡条件已求出支座反力 例题 一外伸梁受力如图所示。试求D左、D右、B左、B右截面上的内力。 A B 1m 1m 1m 1m 2m q=2KN/m P=2KN D C 2、求D左、D右、B左、B右截面上的内力? 第六章 弯曲内力/二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 A B 1m 1m 1m 1m 2m q=2KN/m P=2KN D C 截面: 第六章 弯曲内力/二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 A B 1m 1m 1m 1m 2m q=2KN/m P=2KN D C 截面: 第六章 弯曲内力/二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 截面: A B 1m 1m 1m 1m 2m q=2KN/m P=2KN D C 第六章 弯曲内力/二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 截面: 与 截面相比,该截面的内力只增加了约束反力 ,故有: 亦可取梁的右侧的外力简化,但必须注意外力的符号变化。 A B 1m 1m 1m 1m 2m q=2KN/m P=2KN D C 第六章 弯曲内力/二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 4、小结(基本规律) (1)求指定截面上的内力时,既可取梁的左段为脱离体,也可取右段为脱离体,两者计算结果一致(方向、转向相反)。一般取外力比较简单的一段进行分析。 (2)在解题时,一般在需要内力的截面上把内力(FQ 、M)假设为正号。最后计算结果是正,则表示假设的内力方向(转向)是正确的,解得的FQ、M即为正的剪力和弯矩。若计算结果为负,则表示该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均是负的,其方向(转向)应与所假设的相反(但不必再把脱离体图上假设的内力方向改过来)。 第六章 弯曲内力/二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 (3)梁内任一截面上的剪力FQ的大小,等于这截面左边(或右边)所有与截面平行的各外力的代数和。 若考虑左段为脱离体时,在此段梁上所有向上的外力会使该截面上产生正号的剪力,而所有向下的外力会使该截面上产生负号的剪力。 (4)梁内任一截面上的弯矩的大小,等于这截面左边(或右边)所有外力(包括力偶)对于这个截面形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第六章 弯曲内力/二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    若考虑左段为脱离体时,在此段梁上所有向上的力使该截面上产生正号的弯矩,而所有向下的力会使该截面上产生负号的弯矩;在此段梁上所有顺时针转向的外力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