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研究【参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研究
摘要:为了解决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闭塞、大多数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资源匮乏、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争取利用五年的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匮乏、师资水平不足、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欠缺等问题。此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借助网络化技术和优质教育资源,把全国最优秀的教师、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到贫困地区,从而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使这些远离信息化的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最终目的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从资源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访谈等方式研究了资源的应用模式、应用领域、应用现状,并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及对策。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资源应用
概述
二十世纪末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正迅速的改变着人们的教育和学习的方式,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和学习观念的改变。但是,我国广大农村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信息闭塞,而且中小学面广点多、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低下。为了解决这一现象,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在2003年继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利用5年的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规划用5年的时间,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的教学光盘,向这些教学点的约510万山村小学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是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142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时,卫星教学收视点还将成为中央确定开课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使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使3109万农村初中在校生能够逐步与3495万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而且以三种模式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推动了农村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资源的有效应用是整个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标志,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手段。
资源建设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模式的应用
相关概念
资源
“资源”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辞海》解释为:“资产的来源。一般指天然资源。”可见,中文里的“资源”主要指物质资源或自然资源,且主要指其来源。俄文里的资源一词为PecypcbI,亦指财富的来源。英文的资源一词为resource,它由re和surce组成,前缀re有“再”的意思,source表示“来源”。可见资源在各民族语言里词义相近。只有英文中的资源在外延上要宽泛一些。
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资源解释为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一系列内外部支持条件。内部性支持条件是指促使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新的教学内容,可称为软件资源;外部性支持条件是指促进和影响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一系列外在行为,包括硬件资源和潜件资源两种类型。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所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所有基础设施,如电视、卫星、网络等传输设备,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等等;软件资源指各种媒体化的学习材料和支持学习活动的工具性软件。各种媒体化学习材料主要指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音像带、教学投影片、幻灯片、电子讲稿等。支持学习的工具性软件包括认知工具、交流工具、问题解决与决策工具以及效能工具等。具体到现代远程教育的软件资源,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主要分四大类: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二是网络课程库;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人力资源是指极有价值的资源,专家、教师、学习同伴、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都属于人力资源。针对于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来讲,我们这里讲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