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中心小学).docx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往排球里打气,排球才能弹起来,这利用了空气(??)的原理。
A.压缩后有弹性????B.比较轻????C.能流动
2.如果空气是由很多小微粒组成的话,当空气受到压力时,这些小微粒之间的距离会(??)。
A.变小??????B.不变??????C.变大
3.篮球比赛前,裁判拍了拍球,就又给球打了点气,主要利用空气(??)的特性。
A.质量大一点????B.体积大一点????C.弹性大一点
4.冬天电暖气安装在(??)比较好。
A.比床低的位置?????B.比床高的位置?????C.比床同高的位置
5.如果注射器里抽进水,堵住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
A.很难推动????B.推到0刻度????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6.中国古代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了(??)。
A.火箭?????B.风筝?????C.孔明灯
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
1.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用实验证明空气具有质量。
2.生活中处处都有(???)的存在。
3.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它的质量很(???),我们在测一袋空气的质量时,可以用(???)等这样的物品来做标准物。
4.比较一袋空气和与其质量相当的物品时,我们发现空气的体积要比其他物品(???)很多。
5.风扇扇出风是因为(???)。
6.物体的三种类型有(???)、(???)和(???)。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
2.袋子能飞到空中是因为袋子会飞。(??)
3.空气在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会产生风。(??)
4.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5.使用救生圈可使不会游泳的人浮在水面上,是因为空气能流动。(??)
6.游泳圈是利用空气质量轻的特点制成的,能帮助我们在水中不下沉。(??)
四.连线题(共1题,共14分)
1.把下列各种物品与对应的物体状态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填写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六.简答题(共5题,共28分)
1.为什么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或者扩张,而水则很难被压缩或者扩张?
2.孔明灯为什么会升上高空?
3.有半瓶水、一块橡皮泥和两根吸管。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可以用文字、图画等方式说明。
4.请你说出生活中的两种固体、两种液体以及两种气体。
5.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
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
1.17世纪时,科学家伽利略最早用实验证明了空气的某种性质。他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内打足气,也就是用加压的方法使瓶中多装一些空气,然后他用天平称出瓶子的重量,称好后把瓶口打开,过了一会儿再称重,发现变轻了。
1.这位科学家用加压的办法使瓶中多装一些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的特点。
A.没颜色?????B.有重量的?????C.能压缩?????D.非常轻
2.实验结果是“变轻了”,证明了空气是(??)的。
A.会流动?????B.有质量的?????C.会占据空间?????D.能压缩
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
1.大自然中的海陆风是怎样形成的?看图回答问题。
①白天的风由(???)吹向(???),因为海洋白天升温慢,气温(???),陆地升温快,气温(???)。
②夜晚的风是(???)吹向(???),因为陆地晚上气温(???),海洋晚上气温(???)。
③在大自然中,由于两地的(???)不同,从而使两地的气压产生了差异,导致(???)产生了流动,形成了(???)。
2.有一天,小猫咪咪发现了一个瓶子,这个瓶子上面还有一个漏斗被固定在瓶口(无法被分开)。咪咪对这个瓶子爱不释手,它决定用这个瓶子来存水。可是,当咪咪把水从漏斗倒进去时,它发现水无法从漏斗流下来,咪咪被吓得哇哇大叫。
小朋友,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给咪眯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吗?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水留下来呢?
3.小华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团纸巾放进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过了一会再把杯子竖直拿出水面。
1.纸巾碰到水很容易弄湿,因为它的(???)很好。(填“吸水性”或“渗水性”)
2.在这个实验中纸巾湿了吗???????????????????
这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