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1.ppt

发布:2016-01-16约2.72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动物精神 12、善解人意的海豚:常常问自己:我是主管该怎么办才能有助于更好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在工作上善解人意, 会减轻主管、共 事者的负担,也 让你更具人缘。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 第一节 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 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理解: 1. 记忆是在人脑中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 2. 记忆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3. 记忆反映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 4.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过程中的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人的记忆力非常大: 18岁—35岁记忆力最佳 100%; 35岁—60岁 95%; 60岁—85岁 80%--85% 记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能。 有了记忆,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进行学习,积累知识经验,才能有心理发展,才能形成人的个性。 记忆的作用 记忆与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 记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记忆联接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意识状态分类 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分类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 情景性记忆 语义性记忆 记忆的分类 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记忆的分类 陈述性记忆是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程序性记忆是针对“怎样做”或“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它以技巧性动作为基础,包括知觉技能、运动技能和认知技能等的记忆。 记忆的分类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是与个人亲身经历分不开的。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信息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重复 消失 (痕迹消退) 遗忘 (痕迹消退或干扰) 记忆系统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信息通过感觉器官时,按输入刺激信息的原样,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人脑中被暂留的过程。 感觉记忆的编码 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刺激物的物理特征。 感觉记忆的保持 视觉感觉记忆,不超过250毫秒,容量在5-9个。 听觉感觉记忆容量5个左右,保持时间4秒。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主要是听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储存: 复述: 机械复述(维持性复述) 精细重复(整合性复述 ) 组块化:在对信息加工与编码的过程中,当个体把几种水平的加工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认知代码编码的过程。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长时记忆信息储存 长时记忆里的信息存储可能基于多种线索,包括规则、表象、类型、符号、相似性、正式的定义或个体化的定义。 长时记忆信息提取 提取过程: 包括线索产生、搜寻、决定和作出反应四个子过程。 提取种类: 直接搜寻是不依赖任何中介和提示线索,直接把有关信息从长时记忆库中抽取出来。 联想搜寻是指需要一些提示线索或中介性的联想才能达到提取的目的。 三种记忆的比较 种 类 时 间 特 点 感觉记忆 (瞬时记忆) 0.25~2秒 容量相当大,具有形象性 短时记忆 5秒~1分钟 容量7+2组块 长时记忆 1分钟 时间无限 容量无限,心理活动的知识基础 记忆过程 记忆过程 识记 保持和遗忘 重现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再认 回忆 识记 识记是指通过对事物的反复感知而获得事物的信息和编码,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对事物的识记有些通过一次感知后就能达到,而大部分内容则需要通过反复感知,使新的信息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 保持 保持是识记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巩固过程。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 遗忘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发生错误的心理现象。 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 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 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叫临时性遗忘; 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遗忘的原因 记忆痕迹的消退 贮存资料的干扰—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记忆检索的困难—与记忆测量方法有关 动机与情绪的影响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 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