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妊娠腹痛--异位妊娠.ppt

发布:2018-10-14约7.62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医妇科学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三院 中医科 赵藏朵 妊 娠 腹 痛 妊 娠 腹 痛 [概说] 妇女怀孕后,胸腹之间或小腹部发生疼痛,称为“妊娠腹痛”。古人认为产生腹疼的原因为胞脉阻滞,因此又称为“胞阻”。 妊娠腹痛,主要是因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临床上常见的证型有虚寒、血虚、气郁等。 其治疗原则,应以调气安胎为主,因为气调则血畅,而阻滞自通。但不宜过用辛温香燥,行血耗气之药,以免伤胎。 妊 娠 腹 痛 [病因病机] 产生妊娠腹痛的原因,虽有虚寒、血虚、气郁等不同,但必须影响到气血运行不畅,才能出现腹痛,所以古人有“不通则痛”的说法。尤其是在妊娠期血聚养胎,阴血偏虚,气易郁滞。气滞则血亦流行不畅,血虚而气的运行也不利,致胞脉阻滞而腹痛。 一、虚寒:阳气素虚,孕后胎系于肾,肾阳益虚。阳虚则阴盛,于是阴寒盛于内,导致子脏虚寒。寒则血凝,凝则气滞,故使少腹冷痛。 妊 娠 腹 痛 二、血虚:素体血虚,妊娠后血以养胎,阴血益形不足。血少则气行不利,以致胞脉受阻,产生腹痛。正如《金匮心典》说:“胞阻者,胞脉阻滞,血少而气不行也。” 三、气郁:肝司血海,其性喜条达。妊娠后,血聚于下以养胎,肝血较虚,肝气易郁。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以致胞脉受阻而疼痛。 妊 娠 腹 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诊断 (一)病史 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 (二)症状 妊娠期出现小腹部疼痛,或小腹绵绵作痛,或冷痛不适,或小腹连及胁肋胀痛。 (三)检查 1、妇科检查:为妊娠子宫。腹部柔软不拒按,或得温痛减。 2、其他检查:必要时作血常规、B超、后穹隆穿刺等检查,以除外其他疾病的腹痛。 妊 娠 腹 痛 二、鉴别诊断 (一)与异位妊娠的鉴别 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以突然出现下腹一恻剧烈疼痛,常伴晕厥或休克征象;腹部检查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尤以患侧为甚,但腹肌紧张不甚明显,内出血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必要时可辅以后穹隆穿刺、妊娠实验、超声波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妊 娠 腹 痛 (二)与胎动不安的鉴别 胎动不安也有小腹疼痛症状,但其腹痛之前多先有胎动下坠感,且其腹痛常与腰酸并见,或伴有少量阴道流血,此为两病的主要鉴别点。 (三)与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鉴别 详见妊娠恶阻节。 (四)与妊娠合并卵巢肿蒂扭转的鉴别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为孕期突然发生下腹部剧烈疼痛的病症之一,其腹痛较妊娠腹痛为剧,且以一侧痛为主,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者晕厥。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可资鉴别。 妊 娠 腹 痛 [辩证施治] 一、妊娠虚寒腹痛 1、主证:妊娠数月,小腹冷痛,腹胀大,舌淡,苔薄白滑,脉弦。 2、证候分析:阳气虚弱则阴寒内盛。胞宫乏阳气以温煦,故少腹冷痛。阴寒之气壅遏于内,故腹胀大。舌淡苔白滑,脉弦,亦阳虚阴寒内盛之象。 3、治法:温经散寒,扶阳抑阴。 妊 娠 腹 痛 4、方药:用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 艾叶 香附 当归 续断 吴萸 川芎 白芍 黄芪 熟地黄 官桂 上药研为细末,醋煮米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远淡醋汤下(亦可作汤剂服)。 方中四物养血安胎,续断补肾养肝,艾叶、吴萸温经散寒,黄芪温阳扶气,官桂温胞中之寒,香附理血中之气。佐以醋者,取其味酸性温,以防诸药辛散之意。 妊 娠 腹 痛 二、妊娠血虚腹痛 1、主证:妊娠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面色萎黄,头昏目眩,心悸怔忡,口干不欲多饮,舌质淡红,苔薄,脉虚滑。 2、证候分析:证由血虚气滞,胞脉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