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爱心图书义卖——公式与函数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docx
第十课爱心图书义卖——公式与函数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第十课爱心图书义卖——公式与函数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本节课以爱心图书义卖活动为背景,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公式与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在掌握公式与函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节课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爱心图书义卖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信息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公式与函数进行问题分析、抽象和建模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伦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自觉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关爱他人,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爱心图书义卖活动中,为社会贡献力量。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公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公式与函数的定义,学会在表格中创建和应用它们。例如,通过设置图书的单价和数量,引导学生使用公式计算总价,进而引出函数的概念。
-实践操作能力:强调学生在Excel中实际操作,包括输入数据、创建公式、使用函数等,以便于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能够灵活应用。例如,让学生通过操作Excel,实践如何使用SUM函数计算总销售额。
2.教学难点
-函数的参数理解:识别函数中的参数如何影响结果,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例如,在学习使用AVERAGE函数计算平均销售额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正确选择和输入参数范围。
-公式与函数的错误排查:学生在使用公式和函数时,可能会遇到错误,如公式错误、引用错误等。例如,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识别和修正“#DIV/0!”或“#VALUE!”等错误信息,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错误排查和修正。
-实际应用中的逻辑思维:将公式与函数应用于实际情境时,学生可能难以建立逻辑关系,例如,在计算不同种类图书的折扣后价格时,学生可能不清楚如何设置条件判断公式来正确计算折扣。
教学资源
-软件资源:MicrosoftExcel或类似电子表格软件
-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教学PPT、电子版教材、示例数据文件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案例演示、实操练习、问题解答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公式与函数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计算价格、统计数量等类似的问题呢?这些问题通常是如何解决的?”
-展示一些关于爱心图书义卖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义卖活动的意义。
-简短介绍公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公式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公式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如单元格引用、运算符等。
-详细介绍函数的组成部分,如函数名、参数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如计算图书总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的实际应用。
-举例说明常用函数如SUM、AVERAGE等,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公式与函数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式与函数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公式与函数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如图书折扣计算、销售额统计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操作步骤和结果,让学生全面了解公式与函数的实用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在实际生活或学习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公式与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公式与函数优化爱心图书义卖活动的数据处理。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公式与函数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如何利用函数快速计算义卖活动总收入”。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操作步骤、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公式与函数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操作步骤、解决方案等。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