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溶解度》教学课件(第1课时).ppt

发布:2016-12-30约1.02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2 溶解度(1) 河北省鹿泉市上庄镇中学 魏彦昆 发现问题 小明5岁的弟弟要喝糖水,他在一杯水中加了一勺糖,可是弟弟说不甜,小明让弟弟自己加糖,弟弟一直加到糖不溶解了,喝了一口水,很甜。弟弟还想让糖水更甜点,于是又加了一勺糖,可是糖水没有变得更甜,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让没有溶解的糖溶解呢?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 实验 利用实验台上所给的器材,完成下面实验: 1.分别向3个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食盐、蔗糖、硝酸钾,直至有固体剩余。 2.设计方案让未溶解的固体溶解。 3.固体溶解之后继续加入这种物质,观察是否溶解,若溶解继续加入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 4.向得到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其它的固体,观察是否溶解。 结论 实验1.分别向3个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食盐、蔗糖、硝酸钾,直至有固体剩余。 结论:1.物质在水中不能无限制的溶解。 2.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 实验2.设计方案让未溶解的固体溶解。 结论:加水或者升高温度可以使未溶解的物质溶解。 结论 3.固体溶解之后继续加入这种物质,观察是否溶解,若溶解继续加入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 结论:加水越多,溶解的物质越多。 温度越高,溶解的物质越多。 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4.向得到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其它的固体,观察是否溶解。 结论:饱和溶液能溶解其他的溶质。 一、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 实验 实验5:将三个烧杯放入盛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 结论: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 二、结晶 (1)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2)蒸发结晶 二、结晶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小结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含义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结晶 (1)冷却热饱和溶液 (2)蒸发结晶。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