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溶解度第一课时课件.ppt

发布:2017-05-24约2.16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解度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什么是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剂与溶质 m(溶液)= m(溶剂)+m(溶质) 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食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食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食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5克氯化钠 20ml水 再加5克氯化钠 15ml水 待溶解后 氯化钠溶液 操作 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1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NaCl全部溶解 NaCl不能全溶 剩余NaCl全溶 一定温度下,可溶物不能无限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20ml水 5克硝酸钾 5克硝酸钾 硝酸钾溶液 有固体剩余 5克硝酸钾 冷却 硝酸钾溶于水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 固体溶解 再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 有固体不溶物 …… 加热 固体消失 再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 固体又溶解了 冷却 析出晶体 1.一定温度下,可溶物不能无限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2.温度不同,物质的 溶解能力不同,一般 情况下温度越高,物 质溶解能力越强。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该种 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 质的溶液,叫做这种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1. 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加入该溶液的溶质固体是否能继续溶解。 2. 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 3g食 盐,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变为103g。此说法对否?为什么? 3. “在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 硝酸钾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 否正确? 1.不饱和溶液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一定温度下,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2.如何判断某一杯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在不变的条件下(同样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蔗糖粉末少量,观察是否溶解 思考:改变什么条件能使溶液由不饱和状态转变为饱和状态呢? 3、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热溶液 结晶:溶质在溶液中过剩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结晶法 降温结晶(KNO3) 蒸发结晶( NaCl ) 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对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 饱和溶液 加溶质,降温,减少溶剂. 不饱和溶液 升温,增加溶剂 思考: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 由以上可推知: 海水 贮水池 蒸发池 结晶池 食盐 母液 5、浓溶液与稀溶液 (指在一定量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相对多少) 在一定量的溶液中, 含溶质相对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相对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但对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的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一定比 不饱和溶液浓。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 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本 课 小 结 对溶液是否饱和的定义必须明确在什么条件下?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巩固练习: 1.室温下有一杯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哪些? 2.如何判断某一杯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a.将大块蔗糖投入杯中,观察蔗糖是否溶解 b.加入粉碎的蔗糖少量,不断搅拌,观察蔗糖是否溶解 c.加入粉碎的蔗糖,加热并搅拌,观察蔗糖是否溶解   降低温度、蒸发水分、增加蔗糖 b 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 B、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