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课件——04-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pptx
化妆品中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
实验目的
2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特性
掌握微生物实验技术基本原理及操作
熟悉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程序及方法
知识准备
3
铜绿假单胞菌惯称绿脓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它在自然界分布甚广,空气、水、土壤中均有存在,在潮湿处可长期生存,对外环境的抵抗力比其他菌强,抗干燥的能力也强。
知识准备
4
形态: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长短不一;单端单鞭毛;动力阳性;无芽胞
特性:专性需氧;生长温度范围是25℃~42℃,最适生长温度35℃,4℃不生长
知识准备
5
在血平板上形成大而扁平、湿润、有金属光泽、蓝绿色、透明溶血环菌落,有生姜味;
在普通平板、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上可形成5种不同形态的菌落
知识准备
6
菌落呈灰绿色,大小不一,扁平湿润,边缘不规则呈伞状伸展,表面常可见金属光泽
典型型(麦康凯平板)
知识准备
7
产绿脓素
琼脂染成黄绿色
典型型(普通平板)
知识准备
8
知识准备
9
菌落中央凸起
边缘扁平
表面粗糙
粗糙型(麦康凯平板)
知识准备
10
知识准备
11
生化特性
氧化酶:+
葡萄糖的氧化(O/F):O
枸橼酸盐利用:+
精氨酸双水解:+
明胶液化:+
硝酸盐还原:+
乙酰胺酶:+
吲哚试验:-
知识准备
12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低下,如AIDS、肿瘤、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易引起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也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约10%的医院感染由本菌引起。
本菌可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腹泻、中耳炎、角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化妆品中微生物检验标准规定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知识准备
13
实验方法
14
样品的前处理
亲水性样品(水包油型):灭菌生理盐水
疏水性样品(油包水型):
取样品先加10mL灭菌液体石蜡混匀,再加10mL灭菌的吐温80,在40-44℃水中震荡混匀10min,加入灭菌生理盐水75mL,在40-44℃水浴中乳化,制成1:10悬液;
或用均质器,将加有助溶剂、稀释液的样品放入均质器内,均质3-5min后,取上清液待检(上清液的稀释倍数为1:10)
实验方法
15
样品的前处理
膏、霜、乳剂半固体状样品
亲水性样品称取10g,加到灭菌的90mL生理盐水中,充分震荡混匀,放30-32℃水浴中静置15min;
疏水性的样品称取10g,放到灭菌的研钵中,加10mL霉菌液体石蜡,研磨呈粘稠状,再加10mL灭菌吐温80,研磨待溶解后,加70mL灭菌生理盐水,在40-44℃水浴中充分混合,制成1:10的稀释液
实验方法
16
样品的前处理
固体样本
称取10g,加到灭菌的90mL生理盐水稀释瓶中,振荡混匀,使其分散混悬后,放30-32℃水浴中,15min后取出,充分震荡混匀,再放到30-32℃水浴中静置15min,取上清作为1:10的稀释液。
实验方法
17
增菌培养
取样品稀释液加到SCDLP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6℃±1℃培养18h-24h,如有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培养液表面多有一层薄菌膜,培养液常呈黄绿色或蓝绿色
a.空白对照
b.铜绿假单胞菌
SCDLP液体培养基培养结果
实验方法
18
分离培养
从培养液的薄膜处挑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平板上,置于36℃±1℃培养18h-24h
菌落扁平无定型,向周边扩散或略有蔓延,表面湿润,菌落呈灰白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常扩散有水溶性色素
实验方法
19
染色镜检
挑取可以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阴性者应进行氧化酶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呈红色杆状
实验方法
20
氧化酶实验
用接种环挑取铜绿假单胞菌可疑菌落涂在氧化酶试纸上,在30s内变为蓝色或蓝紫色为阳性,2min内不变色为阴性。
a.铜绿假单胞菌 b.大肠埃希菌
实验方法
21
绿脓菌素试验
a.大肠埃希菌b.铜绿假单胞菌
向试管中加入氯仿3-5mL,充分震荡使培养物中的绿脓菌素溶解于氯仿中,用吸管将氯仿转移到另一试管中并加入1M的盐酸1mL,振荡静置
实验方法
22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
挑取可疑的铜绿假单胞菌纯培养物,接种在硝酸盐胨水培养基中,置于36℃±1℃培养24h±2h,观察结果
a.空白对照
b.大肠埃希氏菌
c.铜绿假单胞菌
小倒管中有气体,即为阳性,表明该菌能还原硝酸盐,并将亚硝酸盐分解产生氮气。
实验方法
23
明胶液化试验
取铜绿假单胞菌可疑菌落的纯培养物,穿刺接种在明胶培养基内,置于36℃±1℃培养24h±2h,取出置于4℃±2℃冰箱10-30min,观察结果
a.空白对照
b.挑菌培养后
c.铜绿假单胞菌4℃放置后
d.大肠埃希菌4℃放置后
呈溶解状或表面溶解时即为明胶液化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