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造山变质岩和混合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花岗质混合片麻岩:块状构造。主要成分:长石+云母+角闪石+石英 混合岩化花岗岩:块状构造,伟晶结构。主要成分:天河石(一种富铷、铯的微斜长石) 三、混合岩的成因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混合岩是通过深熔作用形成的。Winkler (1961-1979)等许多实验表明片麻岩熔融可产生花岗质、花岗闪长质或奥长花岗质熔体。这种熔体可与晶体分离,聚集呈透镜体和细脉。这一过程可看做是等化学的,并不需要外部组分的带入。 混合演化作用的成因很复杂,虽然深熔作用可能占有主导地位,但变质分异和交代作用等有时也可能同时存在,并互相起促进作用。 思考题 角闪钾长片麻岩:柱状暗色矿物角闪石在粒状浅色矿物钾长石的背景中呈断断续续的定向排列 白云钾长片麻岩:主要矿物,石英、钾长石、白云母 “粒岩”原指一种浅变质的粉砂岩,以长英质矿物为主,片状、柱状暗色矿物很小,片麻理不明显。 本书:变质岩中优选方位很不明显时,称为粒状结构,大致相当于花岗变晶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岩石称为粒岩。各种粒岩进一步划分按矿物成分。 长英质粒岩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五、长英质粒岩 在矿物成分上,长石和石英占4/5以上,且必须有一定量长石(>25%),借以和石英岩相区分。 黑云母和角闪石等片状矿物含量1/4以下,定向排列不明显,若黑云母和角闪石含量达到10%-20%则称为黑云斜长石英粒岩。 非长英质矿物含量在5%-10%以下时,则称为浅粒岩。 五、长英质粒岩 矿物:碳酸盐岩矿物(方解石、白云石为主)50%的变质岩。可含少量蛇纹石、透闪石、透辉石、金云母、镁橄榄石或硅灰石等特征变质矿物 原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经过区域变质作用或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 结构构造: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详细命名:据特征变质矿物、特殊结构、构造、颜色。如:白云质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 六、大理岩 角闪石大理岩:片麻状构造,暗色矿物角闪石和浅色矿物方解石分别呈断续定向排列 大理岩是石灰岩和白云岩变质的产物。 一般白色,含杂质则出现多种多样的花纹,美观,具有欣赏价值。如:汉白玉——质地致密,白色细粒者 六、大理岩 由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 矿物成分: Q75%的变质岩。除Q外,可含少量长石、云母、闪石、帘石、石榴子石及磁铁矿等 结构构造: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条带状构造 分布广,可做建材、制造玻璃的原料 七、石英岩 石英岩:块状构造,中砂结构,主要成分石英 矿物成分:角闪石+斜长石,石英较少或无,角闪石等暗色矿物≥50%,矿物成分除Am、Pl外,常见铁铝榴石、绿帘石、黝帘石 结构构造: 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亦可为片状或片麻状,粒度变化不定,有时可出现条带状、斑杂状、雪花状和芝麻点状等特殊构造。 原岩:基性岩(侵入岩、喷出岩、火山碎屑岩) 或富铁白云质泥灰岩—中-高温区域变质作用 八、斜长角闪岩 进一步命名 角闪石50% 斜长石25% 片麻状构造 角闪石50% 浅色矿物石英为主 片状构造 角闪石85% 绿黑、黑色 块状构造 角闪石岩 角闪斜长片麻岩 角闪片岩 八、斜长角闪岩 斜长角闪岩:黑灰色,条带状构造,细粒变晶结构 主要成分:斜长石、角闪石 高温、中压下稳定的区域变质岩 矿物成分:岩石中含水矿物(黑云母, 角闪石)均不稳定,含量少,或不出现 暗色矿物——紫苏辉石,透辉石(必须含有紫苏辉石) 浅色矿物——长石、石英 其他矿物——石榴石、矽线石、蓝晶石、堇青石 结构构造: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或不等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九、麻粒岩 麻粒岩:黑灰色,块状构造,细粒变晶结构 主要成分:辉石、斜长石、石榴子石、石英组成 进一步命名 暗色麻粒岩(基性麻粒岩)——暗色矿物70% 浅色麻粒岩(酸性麻粒岩)——暗色矿物30% 麻粒岩 ——暗色矿物30-70% 九、麻粒岩 辉石麻粒岩:辉石、斜长石呈粒状相互紧密镶嵌 超高压、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可以达到6GPa(120-180km)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矿物组成:绿色的绿辉石+粉红色的石榴石。 绿辉石:富钠和铝的透辉石、硬玉和切尔马克组分的固溶体 化学成分:相当于基性岩浆岩 结构构造:深色,中粗、粗粒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产状复杂:可以产在超基性岩、麻粒岩相/角闪岩相,或者其他片岩中 十、榴辉岩 榴辉岩:暗褐绿色,块状构造,粒状变晶结构 主要成分:石榴子石、绿辉石 第四节 区域混合岩及其成因 混合岩——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熔融的长英质组分和原岩中难熔的组分,在新的条件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