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4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政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矛盾 1932年出生的蒙代尔今年已经年近八旬,虽已高寿,但他每次来中国依然像一阵旋风般行色匆匆。虽然他的步履已经稍有蹒跚,但蒙代尔的眼神还是很“犀利”,他的语速也很快,话语中时不时透露着经济学家的幽默。 他于199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当年领奖时,他还创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在诺贝尔颁奖台上唱歌的世界第一人。 在诺贝尔奖颁奖台上,蒙代尔没有发表感言而是选择了动情高歌,人们一下子记住了这个非比寻常且十分可爱的经济学家。后来,他在忆起这桩往事时说,“当时现场观众有五千多人,每个人都是西装革履,一本正经。在这种举世瞩目的隆重场合,大多数人往台上一站,就会变得特别拘谨紧张,可我想,为什么不来点儿轻松有趣的东西呢?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啊,应该手舞足蹈,放声歌唱才对。我记得我当时唱的那首歌是我爱过,我笑过,我哭过,也尝过失败的滋味…… 蒙代尔是个坚定的“挺中派”,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事实上,早在1995年,他就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做过四个月外教。 小知识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即《欧洲联盟条约》于1991年签订,这一条约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欧洲联盟成立的基础。 据其规定,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应超过60%,但如今欧洲愈来愈多的国家却无法达到该要求。 蒙代尔假设:金融危机来源于浮动汇率机制 随着欧洲“病情”的不断恶化,并且“病毒”从边缘国家传染到德法这样的核心国家,各种欧元区或解体的警告声此起彼伏。 面对这种悲观的论调,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2011年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2012世界经济展望论坛” 上表示:“目前欧元区的确面临很大的风险,但是我觉得欧元区崩溃的风险应该是20%,有80%的可能欧元区会继续存在下去。” 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举办的2011年秋季“货币金融圆桌会议”上,罗伯特·蒙代尔抛出了惊世骇言:近40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来源于浮动汇率机制。 蒙代尔关于欧债危机的主要观点: 近40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来源于浮动汇率机制。 明年或许会有国家离开欧元区 人民币可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呼吁将中国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体系内,建立一个新型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以确保汇率和全球经济的稳定。 (只要人民币以后可以自由兑换,并承诺进一步实现收支平衡,就可以加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 ) 欧洲应推财政一体化 中国借钱给欧洲不解决问题 中国应减少进口控制 对世界经济做更大贡献 对于挽救欧债危机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蒙代尔提出了四条建议 第一,欧元区不仅要实现金融上的融合,还应该实现政治上的高度融合,适时创建事实上的“欧洲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Euro)”; 第二,稳定美元欧元汇率,将欧元与美元汇率固定在1:1.2至1:1.4之间;(2011年12月09日1欧元可兑换1.3392美元) 第三,随着人民币逐步可兑换,逐步将人民币纳入美元欧元的固定汇率机制当中,创建美元、欧元、人民币三位一体的货币区; 第四,最终创建世界货币INTOR。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 支出变动与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 * ch14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 第一节 开放经济的宏观政策目标 第二节 开放经济的政策工具与搭配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 内部均衡 ● 外部均衡 ● 内外均衡的关系 第一节 开放经济的宏观政策目标 开放经济的宏观政策目标 ★ 在开放经济下,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主要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当一国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时,称为内部均衡;达到国际收支平衡时,称为外部均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目标就是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支出扩张 支出紧缩 支出紧缩 通货膨胀 支出扩张 支出紧缩 支出扩张 失业 顺差 逆差 外部失衡 内部失衡 内外均衡的一致与冲突 内部(或外部)均衡目标实现的同时使外部(或内部)均衡目标改善就是内外均衡的一致。 内部(或外部)均衡目标实现的同时使外部(或内部)均衡目标受到干扰和破坏即内外均衡的冲突。冲突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是与某种特定的调控方式相联系的,它说明单纯运用调节社会需求总量的政策工具不足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的目标。 ● 开放经济的政策工具 ● 开放经济下政策工具的搭配原理 ● 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与政策搭配 第二节 政策工具与政策搭配 开放经济的政策工具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