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和宏观政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讲 宏观经济分析基础 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短期和长期;一、均衡总产出决定理论;对β的进一步理解: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多。
β = Δc/Δy
因此,0 β 1
(2) 储蓄函数
S = y – c
= y – (a + βy)
= -a +(1 – β)y;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MPC =Δc/Δy,也即消费函数中的β。
平均消费倾向APC:任意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APC= c/y 。
一般来说,APCMPC。
(4)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MPS =Δs /Δy =1-MPC
平均储蓄倾向APS= s/y = 1-APC;(5)总消费函数;2. 投资;计划投资:厂商计划购买的厂房、设备,及计划的存货变动。实际投资:厂商实际购买的厂房、设备,及实际的存货增减。实际投资有可能与计划投资不相等。
我们这里要研究的是计划投资,并且先假设计划投资是一个固定量,不随收入变动。
在预期投资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企业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但如果预期投资收益下降,利率下降未必会导致企业投资增加(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未必总是成立)。;3. 均衡总产出;y=c + i,c=a + βy
式中y表示总产出
c+i表示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总支出)
i表示厂商的计划投资,假设为已知的固定量
c和y为未知数,求解y。
y=c + i,c= a + βy,被称作“简单的凯恩斯模型”,模型要表明,在计划投资一定的条件下,产品和劳务市场的均衡总产出(等于总需求的总供给)怎样确定。;已知:总消费函数为c=1000+0.75y,计划投资i=500
求:产品和劳务市场的均衡产出
解:列方程 y=c+i
c=1000+0.75y
i=500
解方程得,y=6000;如果y ? c+i,总产出大于总支出,有产品没有卖出去,非计划的存货投资增加,厂商将减少产出,一直到y=c + i。
如果y ? c+i,总产出小于总支出,有人买不到产品,非计划的存货投资减少,厂商将增加产出,一直到y=c + i。;4. 乘数原理;解:y=c+i c=1000+0.75y i=1000
解方程得:y=8000
i=500,增加到i=1000
Δi=1000-500=500
y=6000,增加到 y=8000
Δy=8000-6000=2000
Δy= 4Δi;在本例中,Δy=4 Δ i
4=Δy/ Δ i
称作为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总产出的变化量 / 计划投资的变化量,它是一个大于1的数。
投资乘数表明,计划投资增加,会导致总产出成倍增加。;怎样计算投资乘数?它为什么大于1?
y=c+i (1)
c=a +βy (2)
将(2)式代入(1)式
y =a+βy+ i
(1-β)y=a+i
y=(a+i)/ (1- β)
Δy /Δi=1 /(1- β);投资乘数=1 / (1- β )
我们知道, β即边际消费倾向MPC
投资乘数=1 /(1-MPC)
因为, 0 MPC1,所以,投资乘数大于1
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投资乘数=1/MPS
;在c=1000+0.75y中,β =0.75
1/(1-b)=1/(1-0.75)=4
所以,Δy=4 Δ i,当Δ i=500 时,Δy=2000
注意:乘数原理是双刃剑,计划投资增加会导致总产出成倍增加,计划投资减少,也会引起总产出成倍减少。;其它乘数:以三部门为例;三部门国民经济的均衡(定量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原理;“乘数原理”小结 ;二、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 2.总需求曲线图示;3.总需求函数的机制;4. AD曲线的变动;5.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AS Aggregate supply ;6.古典总供给曲线;(3)潜在(充分)就业量;7.短期总供给曲线;古典与凯恩斯学派在总供求方面的区别;8.AD-AS模型对现实的解释;(2) 短期总需求曲线的移动;(3)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4)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长短期均衡分析;总需求紧缩:预算减少的影响;总需求扩张:政府增强对国防支出的影响;总供给的不利移动;三、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二) 财政政策;功能财政;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自动(内在)稳定器 Automatic stabilizers;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与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