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宏观政策有效性条件..doc

发布:2017-01-19约2.07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宏观政策有效性条件、运行机制、效果和复苏后的抉择 张 平 内容提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了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指出中国经 济是外向型经济,但不是外部依赖的,宏观政策激励性在改变汇率条件下是有效的。在规模收益递 增下的经济中,其政策激励一定是积极的,效果明显。中国经济正处在城市化的拉升期,城市化带 来的规模收益递增明显,因此激励直接推动了全面复苏。经济进入复苏后宏观政策需要积极抉择, 要根本转变政策激励的重点,减低直接干预,改变既得利益集团的倒逼机制作用,择机退出,让市场 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把短期激励与城市化等长期增长因素协调好。 关键词:宏观政策有效性 规模递增 政府退出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实施了一揽子 激励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 政策等,2009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逐步回到了潜在 增长率的水平之上,经济超过了8%,全年保八,年 底前通货紧缩将结束,意味着经济全面复苏。2008 年底和2009年初很多学者和机构对宏观激励政策 的作用较为悲观,预测和推论中国宏观政策无效,而 到了2009年下半年大量的学者和机构开始高度乐 观,预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过度有效,会导致经 济一下子过热。不论是认为宏观政策无效还是过度 有效,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命题,何为宏观政策 有效,有效的条件、实施与退出的机制和福利效果应 该如何评判,当经济全面复苏后宏观激励政策如何 管理和新抉择方向。 这些有关宏观政策的有效性探讨直接与一国经 济的开放条件和增长的性质高度相关,只有把握住 开放的条件和经济增长的性质,依据体制机制的特 征才能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理 解和分析,从而设计出一个可行的政策干预的重点 和进出机制。 本文首先从宏观政策的有效性与开放的关系角 度,探讨开放框架下的宏观政策有效性;第二部分从 增长的角度探讨宏观政策有效边界的条件,分析存 在规模收益递增下的政策激励;第三部分分析当前 宏观政策实施的机制和效果,再探索新的中央和地 方的动员资源机制以及全面复苏情景;第四部分着 重探讨全面复苏后的宏观政策的管理,分析短期激 励政策重点的转变和政府激励的退出问题,寻求短 期激励与长期均衡增长的协调之路。 一、宏观政策有效性和开放条件 一个开放经济体系,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的波 动和资金流动的冲击,这些冲击直接影响着该经济 体系的稳定性和宏观政策操作。蒙代尔依据开放的 小国模型提出了“蒙代尔不可能三角”,通过开放模 型将政策的有效性引入到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探讨 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有效条件。“稳定政策的效 果取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程度。特别是,蒙代尔证 明了汇率制度的深远重要性: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 强而有力,财政政策无能为力;固定汇率下,两个政 策的效果恰好相反。”(向松祚,2008)。 中国现阶段开放的事实可能是一个混合体,既 有外贸依存度高的小国模型特点,又因汇率受干预 度高经常会引起套利性的问题,同时中国又是一个 大国,其发展又可以不依赖外部,这些混合性特征构 成中国近一段政策运用效果的很多争论(张平, 2006)。2008年底和2009年初悲观判断中国宏观 政策的人大多假设是中国高度依赖于国际经济,因 此国际经济形势好不了,中国好不了,积极的扩大内 需政策可能效率不高。2009年经济复苏加快后,大 家又倾向于政府只要激励,经济就能发展,外需不足 一 4 一 也无所谓。理解中国宏观政策是否有效,必须对开 放条件加以理解,分清国际扰动的特征,有的放矢地 使用宏观政策组合。 中国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小幅升值,并改 革固定汇率体制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 度,人民币开始进入升值的过程,对主要贸易顺差国 美国和欧洲都是升值的+汇率升值不但没有对贸易 顺差起到抑制作用,反而顺差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 长,这是有悖经济学逻辑的。对这一现象,国外媒体 和国内学者都进行了分析,认为50%~70%的贸易 顺差与金融套利资金有关,不是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而导致的。 注:该表由经济所陈昌兵博士后计算,详见《中国贸易顺 差的计量分析》,2009。 我们运用结构突变模型按季度模拟了正常贸易 一技术结构条件下的贸易顺差值与因汇率变动引起 的结构突变下的实际值的差距,先估计正常技术一 贸易条件下的顺差值,然后根据实际值理解与模拟 值的差分析升值因素引起的顺差,得出表1。可以 看到2005年人民币升值后引起的结构突变,若按照 正常的技术和贸易条件,不发生结构突变,则贸易顺 差是按照模拟值计算的,而实际的值远远大于模拟 值,这验证了中国贸易顺差具有很强的金融因素,而 且幅度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