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宏观政策-IS-LM-BP模型(曲线图带动画).pptx
第十三章;教学内容;IS-LM-BP模型;模型假设:小型开放经济
1.短期内总供给可以随总需求的变化迅速调整,经济中的总产出由总需求决定;
2.国内外价格水平P和P*保持不变,因此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同比例变动;
3.国内市场利率=世界市场利率
4.不考虑汇率预期,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调整没有时间滞后
;IS曲线:分析商品市场的工具;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达到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Y=C+I+G+(X-M)
C=α+βY;
I=I(i),dI/di0;
M=M0+γY;;;IS曲线移动:
财政政策:
扩张—右移
紧缩—左移
汇率政策:
本币贬值—右移
本币升值—左移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条件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Ms=Md=L1(Y)+L2(i)
货币需求Md可分为两部分:交易需求L1和投机需求L2,其中,交易需求取决于实际国民收入(正相关),投机需求则取决于利率(负相关)。;;LM曲线移动:
货币政策:
扩张—右移
紧缩—左移
外汇储备波动:
增加—右移
减少—左移
;;一国的国际收支达到平衡,即指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与资本项目收支差额之和为零,用公式表示即:
BP=CA+K=0
经常项目的净进口是本国国民收入Y的递增函数;
资本项目的净流入是本国利率i的递增函数。
;;;;;教学内容;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固定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固定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固定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制下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固定汇率下,若资本完全自由流动,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即一国央行无法独立操纵货币政策。
——三元悖论(TheImpossibleTrinity)
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根据上述原理画出了一个三角形分别代表三个无法同时实现的目标,必须放弃一个目标才能实现剩下的两个目标。;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小结);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按照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指派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指派财政政策用于实现内部均衡目标。
以失业+逆差+固定汇率+资本有限流动为为例,运用IS-LM-BP模型说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使用实现内外部均衡。;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到IS’暂时均衡点E’达到潜在YF实现充分就业?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压力
外汇市场上干预:购买本币→LM左移到E’’→利率上升到i2同时产出降到Y2
外部达到均衡,但是内部仍然有失业
;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到IS’暂时均衡点E’超过潜在YF带来通胀压力?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压力
外汇市场上干预:购买本币→LM左移到E’’→利率上升到i2同时产出降到YF
达到内外均衡
;教学内容;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支出增减政策用于实现内部均衡目标。
以失业+逆差+浮动汇率+资本有限流动为为例,运用IS-LM-BP模型说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使用实现内外部均衡。;E0点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IS曲线右移到IS’暂时的均衡点E’?利率上升到i1同时产出增加到Y1
E’点仍然存在失业,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右移到LM’
本币贬值→BP右移到BP’
达到内外部均衡
;什么是三元悖论?用IS-LM-BP模型,使用曲线图+文字说明的方式证明三元悖论。
提示:需要分析三种情形:1)固定汇率+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无效;2)固定汇率+无资本流动时货币政策有效;3)浮动汇率+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有效。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小结);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小结);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小结);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小结);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小结);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小结);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小结);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小结);教学内容;现实中,存在着各种经济干扰或者冲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