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课件-数学八年级下册(1).pptx

发布:2025-03-17约1.94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3.1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包括坐标轴、原点、象限等。

能够准确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并能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其坐标。

掌握图形在坐标平面内平移、对称等变换后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点的坐标表示。

图形变换与坐标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意义,以及根据图形变换确定点的坐标变化。

运用坐标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图形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点的坐标表示方法以及图形变换与坐标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探究法: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索图形在坐标平面内的变换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形教具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图形变换过程。

练习法:通过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生活中与坐标有关的实例,如地图上用经纬度确定地点位置、电影院的座位号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中是如何确定位置的。

提出问题:在数学中,我们如何用一种简洁、准确的方法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图形与坐标。

(二)知识讲解(20分钟)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要素,强调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通常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应???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引导学生观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命名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并说明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点的坐标表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的位置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x,y)来表示,其中x称为点P的横坐标,y称为点P的纵坐标。

教师通过在黑板上举例,如点A(3,2),说明先在x轴上找到表示3的点,过该点作x轴的垂线,再在y轴上找到表示2的点,过该点作y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即为点A。

让学生进行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给定坐标的点,并写出一些点的坐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察与思考;;想一想如果关于x轴对称呢?;;典例精析;坐标变化为:;;归纳总结;想一想;1.点A(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2.点B(-2,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3.点(4,3)与点(4,-3)的关系是()

A.关于原点对称B.关于x轴对称

C.关于y轴对称D.不能构成对称关系

4.点(m,-1)和点(2,n)关于x轴对称,则mn等于()

A.-2B.2C.1D.-1;;情景引入;

(1)分别作出点A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A′,A″,并写出

它们的坐标;

(2)比较:点A与A′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点A与A″呢?;A(3,2);;

如图3-20,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

A1,B1,C1,并连接这三点,则△A1B1C1即为所

求作的图形.此时其顶点坐标分别为A1(-2,4),

B1(-1,2),C1(-5,2);;类似(1)的作法,可作出△ABC关于x轴的轴对称

图形△A2B2C2,其顶点坐标分别为A2(2,-4),

B2(1,-2),C2(5,-2).;;折线OABCD各转折点的坐标分别为O(0,0),

A(2,1),B(3,3),C(3,5),

D(0,5),它们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

是O′(0,0),A′(-2,1),

B′(-3,3),C′(-3,5),D′(0,5).

将各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图3-22.;?;(第2题);?;?;?;?;?;轴对称的坐标表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