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PAGE 22 —
附件3
《临空经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临空经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编制组
2018年08月
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522557126一、工作来源 PAGEREF _Toc522557126 \h 24
HYPERLINK \l _Toc522557127二、编制过程 PAGEREF _Toc522557127 \h 24
HYPERLINK \l _Toc522557128三、主要思路 PAGEREF _Toc522557128 \h 25
HYPERLINK \l _Toc522557129(一)说明临空经济区产业特点及工作思路 PAGEREF _Toc522557129 \h 25
HYPERLINK \l _Toc522557130(二)强调空间管控和不同规划期工作重点 PAGEREF _Toc522557130 \h 26
HYPERLINK \l _Toc522557131(三)突出临空经济区规划分析的重点内容 PAGEREF _Toc522557131 \h 26
HYPERLINK \l _Toc522557132(四)说明临空经济区环境现状调查的特点 PAGEREF _Toc522557132 \h 27
HYPERLINK \l _Toc522557133(五)提出承载力分析和影响预测工作重点 PAGEREF _Toc522557133 \h 27
HYPERLINK \l _Toc522557134(六)说明“三线一单”成果优化具体要求 PAGEREF _Toc522557134 \h 28
一、工作来源
临空经济区是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形成的特殊经济区域,是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重要载体。20世纪90年代我国临空经济区开始萌芽,2004年机场属地化改革之后,全国各地开始了临空经济区的规划浪潮,临空经济区进入快速发展期。2012年7月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动航空经济发展,依托机场规划发展临空经济。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2015年6月24日,发展改革委和民航局联合印发《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临空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随着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为更好发挥规划环评在临空经济区选址、产业定位、建设规模以及结构布局方面的指导作用,将改善环境质量为规划环评工作成果的核心目标,全面提高规划环评有效性,以“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切实发挥规划环评在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方面的作用,我部(原环境保护部)于2017年5月正式启动《临空经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以下简称《技术要点》)编制工作。
二、编制过程
编制组通过多次内部研讨、资料文献收集,现场调研临空经济区,与民航管理部门、辖区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规划设计部门等进行座谈交流,编制完成《技术要点》(初稿)。
2017年10月,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修改完善后,编制完成《技术要点》(专家讨论稿)。
2018年1月—6月,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征求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技术要点》(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思路
(一)说明临空经济区产业特点及工作思路
临空经济区是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集聚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形成的特殊经济区域。其利用航空港的产业聚集效应,以机场为中心,在一定区域内建立航空关联度不同的产业集群,形成空港、航空城、临空经济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港-产-城”的高度融合、协同发展的经济活动区。其主要关联产业包括航空枢纽服务产业、航空运输和物流服务产业、具有明显航空运输指向性的加工制造业和有关服务业,以及以研发和管理为主的公司地区总部经济等。
临空经济区在规划产业上具有明显的航空指向性,在空间布局上更注重航空港、临空经济和人口聚集区域的协调融合。因此,为体现临空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压力特点,突出与航空港总体规划的空间协调性,以及提高“三线一单”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的总体指导下,编制了《技术要点》。
(二)强调空间管控和不同规划期工作重点
临空经济区规划环评重点解决区域内航空港-临空产业-居住空间协调融合发展,更强调区域的空间管控要求,需要特别关注与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