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工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工程》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1 标准编制任务来源
为了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在总结过去环境影响
评价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3 年发布了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和方法。以此为
指导,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又陆续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声环境、地面水环境、
非污染生态影响环评技术导则。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成为我国政府对各种经济
规划、项目建设、区域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为使不同行业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加全面、准确地预测并反映出环境影响地范围和程度,提出更具有操作
性的预防措施,充分体现行业特点,在国家环保总局的主持下,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行业的、
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规范)。如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火
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等一系列环境要素及行业的导则和规范。通过导则和规范的编制,
提高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质量,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评估及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更加
有针对性。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赖以的基本条件之一—油气田开发,面临着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巨大
挑战。石油天然气开采工程涉及到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开发相关领域,具有方案较具体,
影响时空范围广的特点。其环境影响涉及到污染环境影响、非污染生态影响,影响因素复杂;
影响时段从勘探开发、运行,一直到服务期满,影响时间长。石油天然气开采工程从勘探期到
服务期满闭井,环境保护工作在防治污染到保护生态环境等许多方面一直伴随着的整个活动过
程,任务十分艰巨。由于缺乏专业性的石油天然气环评技术导则,造成我国目前石油天然气开
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水平不一,规范性欠佳,难以满足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发展和
环境保护需要。因此,石油天然气开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需用本行业的技术导则来规范
其行为,使油气田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更加准确、客观、全面反映项目影响范围和
程度,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污染和生态保护措施,方便环境保护部门对项目的审批管理,
切实保证油气田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并可持续发展。
2003 年 7 月,国家环保总局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环境保护标准编制单位,吉林省环保局组
织省有关单位提交了标准编制投标文件,并正式报国家环保总局。2003 年 10 月,国家环保总
局批准由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承担石油天然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并要求
按计划完成该导则的编制工作。
4 主要依据
4.1 主要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自然保护区条例》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4.2 主要技术依据
HJ/T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T2.2-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T2.3-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4-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T19-199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169-200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SH3024-95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SY/T6283 -1997 石油天然气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
SL204-9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2 工作过程
-2004 年4 月
经请示导则的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和标准归口管理部门总局科
技标准司,导则编制的总负责单位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2004 年4 月16 日提出了导则编
制任务书,成立了课题组,并将导则编制任务进行了分解、分工。
-2004 年5 月
根据任务分工,课题组开展了初步调研和导则开题报告的编制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