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茎1讲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茎 第一节 茎的性质、生长习性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一、茎的性质 根据木化程度的高低来分 (一)木本茎 (1)乔木 (2)灌木 (3)半灌木 (二)草本茎 (1)一年生草本 (2)二年生草本 (3)多年生草本 二、茎的生长习性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将茎分为: (1)直立茎 (2)平卧茎 (3)匍匐茎 (4)攀缘茎 (5)缠绕茎 三、茎的主要生理功能 (1) 支持 (2) 输导 (3) 贮藏 (4) 繁殖 (5) 光合 第二节 芽和枝条 一、芽 芽:芽是末发育的枝、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二)芽的类型 (1)定芽和不定芽 (2)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3)裸芽和鳞芽???? 二、枝条的形态特征及分支方式 (一)枝条的形态特征 (1)节和节间: 节: 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 节间:节和节之间的部位称为节间。 (2)长枝和短枝: 长枝:在木本植物中,节间显著伸长的枝条。一般为营养枝。 短枝:节间短缩,各个节间紧密相接,甚至难于分辨的枝条。一般为结果枝。 (3)皮孔:存在于老茎的周皮上,为稍稍隆起的微小疤痕状结构。木质茎上内外交换气体的通道。 (4) 叶痕:落叶植物叶落后,在茎上留下的叶柄痕迹,称为叶 痕。 叶迹:叶迹是指从茎的维管柱斜出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为止的这段维管束,叶柄脱落后,在叶痕内看到的小突起就是叶迹断离后的痕迹。 芽鳞痕:这是顶芽(鳞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顶芽每年在春季开展一次,因此,可以根据芽鳞痕来辨别茎的生长量和生长年龄。 (二)分支方式 (1)单轴分枝: 又称总状分支:指主轴始终保持生长优势的分枝方式。如红麻、黄麻以及松柏类植物的分枝方式都是单轴分枝。单轴分枝方式可使一部分木本植物如松树、椴树、杨树和桉树等形成主干高大、挺直,有经济价值的木材。 (2)合轴分枝:主枝和各级侧枝都不保持生长优势的分枝方式。节间很短,而花芽往往较多,能多结果,为丰产的分枝方式。 (3)二叉分枝 比较原始的分支方式,分支时顶端分生组织平分两半,每半各形成一小枝, (4) 假二叉分枝 具对生叶的植物的顶芽形成一段枝条后停止发育或转而成花,由其下方的一对腋芽发育为一对侧枝,这对侧枝的顶芽、腋芽的生长活动又如前。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假二叉分枝。 (5)分蘖:通常指禾本科植物茎干基部在地面下或近地面处的密集分枝方式,产生分枝的节称为分蘖节,节上产生不定根。 第三节 茎尖的分区及茎的初生生长 一、茎尖的分区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一)分生区 1.原套—原体学说 (1) 原套:指被子植物茎尖顶端分生组织中最外一层或数层细胞,这些细胞几乎都进行垂周分裂,因此在原体外面形成一个套状。 (2) 原体:指被子植物茎尖顶端分生组织中位于原套之下的细胞群,其中细胞分裂按各种方向进行,从而使茎尖的体积增加。 侧根起源 : 起源于 中柱鞘细胞, 它的起源方式为内起源。 叶原基, 腋芽原基: 起源于周缘分生组织区, 起源方式为外起源。 第四节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二、 Cortex 皮层 外皮层: 常由1—几层厚角细胞组成,排列较紧密,内含叶绿体,使幼茎呈现绿色。 皮层薄壁细胞: 细胞排列疏松,具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内皮层:一般无内皮层分化,只有一些植物的地下茎或水生植物才有;有些植物如南瓜、蚕豆等的皮层最内层的细胞富含淀粉粒而被称为淀粉鞘;菊科的某些植物如益母草属和千里光属,在开花时皮层最内层才出现凯氏带 三、维管柱 维管束 髓 髓射线 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并生排列,外 始式,输导有机物 束中形成层: 由原形成层转变而来,并非典 型的次生分生组织 初生木质部: 内始式,输导水分及无机盐类 髓射线:是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也称初生射线;连接皮层和髓,有横向运输作用;次生生长开始时,邻接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能恢复分裂能力转变为束间形成层 髓:由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疏松,具贮藏作用 。 周缘分生组织 髓分生组织 (肋状分生组织) 中央母细胞 2.细胞组织分区学说 茎尖顶端组织分区 A.一般分区; B.特殊分区 1.原套原始细胞 2.原体原始细胞 3.周缘分生组织区 4.髓分生组织区 5.形成层状过渡区 整个周围区(3)分化形成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 成层,最后形成表皮、皮层、髓射线和维管束。 肋状分生组织(4)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髓。 二、茎的初生生长 ①顶端生长 ②居间生长 Stem of Sunflower 维管束 皮层 髓 表皮 薄壁组织 表皮 厚角组
显示全部